香附,原名“莎草”,始載于《名醫別錄》,列為中品!短票静荨肥挤Q香附!侗静菥V目》列入草部芳草類,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葉如老韭葉而硬,光澤有劍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莖三棱中空,莖端復出數葉,開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細子,其根有須,須下結子一、二枚,轉相延生,子上有細黑毛,大者如羊棗而兩頭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貨之”。
性味
辛微苦甘,平。.
、佟秳e錄》:味甘,微寒,無毒。
、凇侗静菅芰x》:味苦。
、邸兜崮媳静荨罚盒晕,味辛。
、堋毒V目》:氣平,味辛微苦微甘。
歸經
入肝、三焦經。
、佟毒V目》:手足默陰、手少陽,兼行十二經、八脈氣分。
、凇独坠谥扑幮越狻罚喝敕、肝、脾、胃四經。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理氣解郁;調經止痛;安胎。主脅肋脹痛;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不調;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惡;經行腹痛;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別錄》:"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
《唐本草》:"大下氣,除胸腹中熱。"
《醫學啟源》:"快氣。"
李杲:"治一切氣,并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胱冷,消食下氣。"
《湯液本草》:"治崩漏。"
《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
《綱目》:"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后百病。"
1.鎮痛作用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注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2.抗菌作用
香附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亦有效。
3.麻醉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4.解熱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對發熱有解熱作用。
5.降溫作用
實驗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腸的體溫。
6.抗炎作用
對于炎癥引起的腳腫等癥狀,香附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7.保護支氣管
香附對支氣管痙孿有保護作用。
8.止嘔吐
中醫認為,香附可以止嘔吐,對于嘔吐犯惡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嘔吐。
9.安神寧心
香附能夠安神,對于浮躁的心情導致的肝氣郁結,心煩意亂,香附可以穩定情緒,安神寧心。
10.降壓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0.5~1小時。
11.強心
香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堿、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
12.脘腹脹痛
香附可用于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13.調經止痛
中醫認為,香附可用于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14.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離體子宮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香附的宜忌
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忌服。
《綱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蒼術良。
《本草經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熱也,法當涼血,禁用此藥。
《本草匯言》:獨用、多用、久用,耗氣損血。
《雷公炮炙論》:采得香附,陰干,于石臼中搗,勿令犯鐵,用之切忌。
香附的注意事項
毒副作用:香附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5g/kg。
本品毒性很小,飼料中含量不超過25%時,大鼠可以耐受。達30%~50%時,動物生長受到一定抑制。
疏肝解郁:香附30克,桃仁20克,黃酒250毫升。將2味藥材洗凈,浸泡黃酒中3天,每次服15-30克,日服2次。
安神止痛:香附6克,川芎30克,炒后研末,每日2次,每次6克,以茶水送服。
以粒大、質堅實、氣味香、棕褐色的為上品。
活血調經。
玫瑰香附豬肝湯:香附5克,豬肝300克,干玫瑰花7朵,蔥段、姜片、橄欖油、淀粉、鹽、料酒各適量。豬肝洗凈切片,加少許淀粉拌勻。香附洗凈,與玫瑰花一起,加3碗水,煮約5分鐘出味后熄火,去渣留湯。湯汁煮滾,滴數滴橄欖油,入豬肝片、蔥段、姜片,快火煮熟,加鹽、料酒調味即可。
理氣解郁。
香附芡實粥:香附10克,芡實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香附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加入芡實、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加白糖調味。
疏肝理氣。
香附茶:香附、川芎、茶葉各3克。香附、川芎潤透,切薄片。把川芎、香附、茶葉放入燉杯內,加水250毫升;把燉杯置大火上燒沸,用小火煎煮10分鐘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