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08o8"></menu>
  • <menu id="808o8"><strong id="808o8"></strong></menu>
    <menu id="808o8"><tt id="808o8"></tt></menu><center id="808o8"></center>
  • <xmp id="808o8">
    中藥一號網 >>所屬分類 >> 根莖類中藥材    祛風濕中藥材   

    羌活

    編輯詞條

      羌活為常用中藥。藥用歷史悠久,始見于《神農本草經》,列 于獨活項下。直至唐代的《藥性本草》始將獨活與羌活分列,《本 草綱目》 " 獨活、羌活一類二種,西羌此為羌活,羌活 需用紫色有蠶頭鞭節者 " 按上述記載,羌活主產子甘肅、青海、四川等地,與現今的分布基本一致。羌活味苦、辛、性溫。具有散表寒去風濕,利關節之功效。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痛、風水浮 腫、痛腫瘡毒等,F代分析表明,羌活主要含有菠烯,擰橡烯,話品烯醇和乙酸龍膽腦醋等成分。

    羌活羌活


     

    目錄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羌活的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溫。
     
     、佟端幮哉摗罚何犊嘈,無毒。
     
     、凇夺t學啟源》:《主治秘要》云:性溫,味辛。
     
     、邸稖罕静荨罚簹馕,味苦甘,平。
     
      【歸經】:入膀胱、腎經。
     
     、佟墩渲槟摇罚鹤闾柊螂捉。手太陽小腸。 
     
     、凇稖罕静荨罚鹤闾、厥陰經。
     
     、邸侗静菝审堋罚菏、足太陽,足少陰、厥陰經。
     
      【功效】: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1、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證。本品有較強的發散風寒和止痛效果。常與防風、白芷、細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湯。
     
      2、用于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用。本品能祛風勝溫,散寒止痛。常與防風、同用,如蠲痹湯。
     
     、佟端幮哉摗罚"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頑痹。"
     
     、凇度杖A子本草》:"治一切風并氣,筋骨拳攣,四肢羸劣,頭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氣,五勞七傷,虛損冷氣,骨節酸疼,通利五臟。"
     
     、邸墩渲槟摇罚"太陽經頭痛,去諸骨節疼痛,亦能溫膽。"
     
     、堋镀穮R精要》:"主遍身百節疼痛,肌表八風賊邪,除新舊風濕,排腐肉疽瘡."
     
     、荨侗静輦湟罚"瀉肝氣,搜肝風,治風濕相搏,本經(太陽)頭痛,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剛痙柔痙,中風不語,頭旋目赤。"
     
     、蕖稌s醫鏡》:"治邪閉憎寒,壯熱無汗。

    羌活的作用:
      1、治療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掣痛不可屈伸 或身微腫不仁:羌活(去蘆) 附子(炮 去皮臍) 白術甘草(炙)等份.每服20克 水一盞半、生姜五片 煎至七分 去滓 溫服不拘時候[3].(《濟生方》羌附湯)
      2、治太陽經頭痛:防風1克,羌活1.5克,紅豆二個。為末,鼻內搐之。(《玉機微義》)
      3、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者: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2.5克,蔓荊子1.5克。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空心食前。(《內外傷辨》羌活勝濕湯)

    羌活的副作用及禁忌編輯本段回目錄

      1、本品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虧血虛者慎用。
      2、血虛痹痛忌服。
      3、《本草經疏》:血虛頭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帶寒熱者,此屬內證,誤用反致作劇。

    羌活的藥方選錄編輯本段回目錄

      1.治療客寒犯腦 腦痛連齒 手足厥冷口鼻氣冷之證:羌活一錢附子、干姜各五分
    炙甘草八分.水煎服.(《醫學心悟》羌活附子湯)
      2.治療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掣痛不可屈伸 或身微腫不仁:羌活(去蘆) 附子(炮 去皮臍)白術甘草(炙)等份.每服20克 水一盞半、生姜五片 煎至七分 去滓 溫服不拘時候.(《濟生方》羌附湯)
     
      3.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羌活20-25克,板藍根、蒲公英各50克。水煎,每日一劑,分二次服。(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
     
      4.治太陽傷寒無汗:羌活、獨活、荊芥、防風、廣皮、甘草。煎服。(《醫級》羌活湯)
     
      5.解牙臨寒: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張元素九味羌活湯)
     
      6.治太陽經頭痛:防風二分,羌活三分,紅豆二個。為末,鼻內搐之。(《玉機微義》)
     
      7.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者: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荊子三分。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空心食前。(《內外傷辨》羌活勝濕湯)
     
      8.治小兒傷風 羌活一錢,人參一錢,防風一錢,川芎一錢。上銼一劑,生姜三片,薄荷七葉,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候。(《嬰童百問》羌活湯)
     
      9.治產后傷寒 羌活、香附、紫蘇(紫蘇葉)各一錢五分,當歸一錢,白芍、柴胡、陳皮各一錢二分。加蔥白三莖,水煎,不拘時服。(《丹臺玉案》羌蘇飲)nbsp;
     
      10.治眉骨痛不可忍 炙甘草(夏月生用),羌活,防風各三錢,酒黃芩一錢(冬月不用此一味,如能食、熱痛倍加之)。上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后服之。(《蘭室秘藏》選奇湯)
     
      11.治頭風眩暈,悶起欲倒 川芎、羌活、蔓荊子、防風、白芷、細辛、藁本、石膏各等分。水煎服。(《醫學啟蒙》川芎羌活散)


      12.治手太陽氣郁不行,肩背痛不可回顧;足太陽經不通,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者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荊子三分。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會渣。大溫服,空心食前。(《內外傷辨惑論》羌活勝濕湯)
     
      13. 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項臂痛重,舉動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 當歸(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蘆頭)、姜黃、白芍藥、黃芪(蜜炙)、防風(去蘆頭)各一兩半,甘草半兩(炙)。上件口父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蠲痹湯)
     
      14.治濕氣流于四肢,肢節腫痛 羌活、升麻各一錢,獨活七分、蒼術、防風(去蘆)、威靈仙(去蘆)、白術、當歸、白茯苓(去皮)、澤瀉各半錢。上口父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一服,食后一服。(《衛生寶鑒》大羌活湯)
     
      15.治風寒濕邪客留肌體,手足緩弱,麻痹不仁,或氣血失順,痹滯不仁 片子姜黃(片姜黃)(洗去灰土)、羌活、白術、防己各一兩,甘草(微炙)半兩。上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局方)五痹湯)

    羌活的食用方法編輯本段回目錄

       羌活防風湯

      【藥物組成】羌活(去蘆頭)3兩,防風(去叉)4兩,桔梗3兩,柴胡(去苗)1兩半,敗醬3兩,桂(去粗皮)1兩半,大黃(銼)2兩,羚羊角(鎊屑)1兩。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一。

      【方劑主治】產后腹中堅硬,兩脅滿脹,手足厥冷,心中煩熱,引飲干嘔,關節勞痙中風。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腹溫服,相次再服之。

     

      羌活蒼術湯

      【藥物組成】炙甘草5分,黃柏5分,草豆蔻5分,生甘草5分,葛根5分,橘皮6分,柴胡7分半,升麻1錢,獨活1錢,縮砂仁1錢,蒼術1錢,防風1錢5分,黃耆2錢,知母2錢5分,羌活3錢。

      【處方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方劑主治】腳膝無力沉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作2服,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服。

     

      羌活除濕湯

      【來源】《醫方集解》。

      【組成】羌活勝濕湯去獨活、蔓荊、川芎、甘草,加升麻、蒼術。

      【主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羌活附子湯
      【處方】 麻黃0.9克(不去根、節)黑附子0.9克,羌活1.5克,蒼術1.5克,防風0.6克,黃耆3克,甘草、升麻、0.6克,白芷、白僵蠶、黃柏各0.9克。

      【功能主治】治冬月大寒犯腦,腦痛齒亦痛,名曰腦風。

      【用法用量】上藥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

      寒嗽,加佛耳草0.9克。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五。

     

    羌活酒

      【來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羌活一兩半,防風(去蘆頭)一兩,黑豆每服一合。

      【制法】上諸藥,前二味搗粗羅為末,以好酒五升,漬一宿。

      【主治】治妊娠中風痙,口噤,四肢強直,反張。

      【用法】每服,用黑豆一合炒令煙出,投入藥,酒一大盞,候沸住,去滓,拗開口,分兩度灌之。

    羌活與獨活的區別編輯本段回目錄

      《神農本草經》上記載“獨活一名羌活”!侗静菥V目》記載“獨活、羌活乃一類二種”。故二書只有獨活條目,沒有羌活條目。雖然在金元時期的方劑中,如羌活勝濕湯、大秦艽湯中既有羌活,又有獨活,但本草學家仍堅持認為是同一味藥?赡苁怯捎跒橥仆瑢僦参,其地上草本部分的形態極為相似的緣故。但《本草綱目》已經認識到二藥“形色氣味不同,故為異論”。

      羌活和獨活從一味藥分為兩味藥,說明中醫的認識是在不斷修正和逐漸深化的,是在不斷發展的。雖然緩慢,但是認識的態度是嚴謹的、科學的。

      羌活、獨活分為二藥后,又出現了羌上獨下的說法。獨活是否只用于腰以下呢?這也是偏面的看法。

    羌活的圖片編輯本段回目錄

          
      

    羌活羌活

     

    羌活羌活

     
     

    羌活羌活

     

    附件列表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詞條

    上一篇紫菀 下一篇獨活

    聲明:中藥一號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體治療及選購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中藥一號網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詞條信息

    admin
    admin
    超級管理員
    最近編輯者 發短消息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