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08o8"></menu>
  • <menu id="808o8"><strong id="808o8"></strong></menu>
    <menu id="808o8"><tt id="808o8"></tt></menu><center id="808o8"></center>
  • <xmp id="808o8">
    中藥一號網 >>所屬分類 >> 草藥類中藥材    利水滲濕中藥   

    醉魂藤

    編輯詞條

      醉魂藤,別名又叫:野豇豆、老鴉花、對葉羊角扭等,為雙子葉植物藥蘿?科植物醉魂藤的根。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谷水旁林中蔭濕處。纖細攀援木質藤本,長達4m。莖有縱紋及2列柔毛,老時漸無毛。葉對生,紙質;葉柄長2-5cm,扁平,被柔毛,先端具叢生小腺體;葉片寬卵形或長卵圓形,長8-15cm,寬5-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基出脈3-5,初成翅形,后漸扁平,側脈3-4對,纖細,先端彎曲。傘形狀聚傘兵花序腋生,著花10-15朵;花序、花梗被微毛;苞片和小苞征卵形;花萼5裂,內面基部有5個小腺體;花冠黃色,輻狀,外面被柔毛,內面無毛,花冠開后成鑷合狀排列;副花冠5片,星芒狀,從合蕊冠伸出不聞不平展于花冠上;花藥方形,先端具透明膜征;花粉塊近方形,直立,著粉腺紫色,菱形;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柱頭基部5棱。??果雙生,線狀披針形,長10-15cm,外果皮具縱條紋。種子呈褶疊狀,深褐色,長約1.5cm,寬1cm,先端具長達3cm的白色絹質種毛;ㄆ4-9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具有宣壅逐濕;辟穢療瘧的功效,適用于腳氣麻木酸痛無力;胎毒瘡疹;瘧疾等癥狀。

    目錄

    醉魂藤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醉魂藤的功效

      「性味」苦;平

      「歸經」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宣壅逐濕;辟穢療瘧。主腳氣麻木酸痛無力;胎毒瘡疹;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水煎洗或油煎涂搽患處。



    醉魂藤醉魂藤


    醉魂藤的作用:

      1.治風濕腳氣:野豇豆根1條,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2.治胎毒:野豇豆根及花椒少許,用菜油煎后搽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3.治瘧疾:野豇豆根6g,煎雞蛋服。(《貴州民間藥物》)

    附件列表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詞條

    上一篇醉魚草 下一篇醉馬草

    聲明:中藥一號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體治療及選購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中藥一號網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詞條信息

    admin
    admin
    超級管理員
    最近編輯者 發短消息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