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性味】苦,寒。
《本經》:"味苦,寒。"
《別錄》:"無毒。"
《藥性論》:"平。"
《珍珠囊》:"苦辛。"
【歸經】 入腎、膀胱經。
《湯液本草》:"足大陽經引經藥,足少陰經之劑。"
《醫學入門》:"足少陰、手厥陰本藥,足大陽引經藥。"
《本草經解》:"入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
抗菌。
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對各型痢疾桿菌的抑制作用尤強。在黃連解毒湯中黃連、黃柏的抗菌活性有協同作用。本品對結核桿菌、鉤端螺旋體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本品對多種真菌、滴蟲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本品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對乙肝表面抗原有明顯的選擇性抑制作用。其機制與其對細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強烈抑制有關,還能明顯減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進白細胞對細菌的吞噬。
降壓。
本品有顯著的降壓效果。其所含的多種生物堿如小檗堿、黃柏堿、巴馬亭、藥根堿、木蘭花堿均有降壓作用。其降壓機制與阻斷神經節、抑制血管中樞、抗交感神經介質有關。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本品對實驗性潰瘍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其抗潰瘍活性比小檗堿為強。黃柏、小檗堿、黃柏酮能興奮腸平滑肌,促進腸管收縮;黃柏內酯能使腸管弛緩。本品對胰蛋白酶活性有顯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與小檗堿無關。
利膽。
本品有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和胰液分泌,促進膽紅素排出。
鎮咳作用。
黃柏果實的揮發具有鎮咳作用,其鎮咳成分主要為香葉烯。并從揮發油中分得小檗堿和5,5'―二甲基糠醛醚。
瀉火除蒸。
用于治療濕熱瀉痢、黃疸,黃檗易去除大腸濕熱以治瀉;還可治愈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癥狀,黃檗主入腎經可以退骨蒸,用來治療陰虛火旺,潮熱盜汗、腰酸遺精等癥,如黃柏與知母、地黃、山藥等配伍的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
解毒療瘡。
黃柏內外用均可以用來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抗滴蟲作用。
黃柏煎劑,10%濃度與滴蟲液1:1混和培養,對陰道毛滴蟲有抑制作用。
抗肝炎作用。
黃柏煎劑6.25-100%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黃柏堿對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黃柏煎劑,100%濃度,0.3ml/只灌胃,連續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細胞數。
抗潰瘍作用。
黃柏提取物(去小檗堿)100mg/kg 皮下注射,100、1000mg/kg 灌胃或皮內注射,對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門結扎誘發的大鼠胃潰瘍有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黃柏堿對中樞神經有抑制功效;有輕度的箭毒樣作用,能抑制由乙酰膽堿引起的肌肉收縮反應。本品尚有殺傷精子、殺滅孑孓等作用。
藥用價值很高。
藥用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國內外醫藥界普遍認為黃柏是清熱燥濕藥材中的上品。我國千余家藥廠用黃柏生產了幾千種新藥、特藥、中成藥和獸藥,其中牛黃上清丸、牛黃上
【臨床應用】
治療急慢性腸炎、菌痢。
治療結核病,包括肺結核、淋巴結結核、腎結核。
治療急慢性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
治療眼、耳、鼻、咽喉、皮膚之化膿性感染。
治療炎、宮頸炎、前列腺炎、骨髓炎、皮膚濕疹、口腔潰瘍等感染性、免疫性炎癥。
用于濕熱瀉痢、濕熱黃疸,以及小便淋瀝澀痛、赤白帶下,陰部腫痛、足膝腫痛、萎軟無力等癥。
用于熱毒瘡瘍,濕疹等癥。
用于陰虛發熱,或夢遺滑精等癥。黃柏除清實熱外,尚能清虛熱以療潮熱骨蒸,瀉腎火以療夢遺滑精,常合知母、地黃等同用。
治小兒熱痢下血:黃檗半兩,赤芍藥四錢。上同為細末,飯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飲下,大者加丸數。(《閻氏小兒方論》)
治痢疾:黃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將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黃柏200克,共水煎兩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濃縮成膏狀,將剩余100克黃柏研細粉加入膏中,攪勻,低溫烘干,研細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治妊娠及產后寒熱下。狐S檗一斤,黃連一升,梔子二十枚。上三味,細切,以水五升,漬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盡。嘔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兩。(《千金翼方》)
治小兒熱瀉:黃檗,焙為末,用米湯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下。(《十全博救方》)
治消渴尿多能食:黃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飲之,恣飲數日。(《獨行方》)
治傷寒身黃,發熱:肥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黃檗(炒)、蒼術(米泔浸、炒)。上二味為末,沸湯入姜汁調服。二物皆有雄壯之氣,表實氣實省,加酒少許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治熱甚夢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黃檗(去粗皮)一兩。攙羅為末,入龍腦一錢匕,同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濃煎麥冬湯下。(《圣濟總錄》清心丸)
治白淫,夢泄遺精及滑出而不收:黃檗一斤(放新瓦上燒令通赤為度),真蛤粉一斤。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問病機保命集》珍珠粉丸)
禁忌:
脾虛泄瀉,胃弱食少者忌服。
《本草經集注》:"惡干漆。"
《本草經疏》:"陰陽兩虛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飲食少進及食不消,或兼泄瀉,或惡冷物及好熱食;腎虛天明作泄;上熱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宮寒;血虛不孕,陽虛發熱,瘀血停滯,產后血虛發熱,金瘡發熱;癰疽潰后發熱,傷食發熱,陰虛小水不利,痘后脾虛小水不利,血虛不得眠,血虛煩躁,脾陰不足作泄等證,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黃柏毒性很小, 應用中未見有明顯毒性反應.黃柏給小鼠腹腔注射: 半數致死量為 2.7g/kg;最小致死量為0.52g/kg.黃柏堿、昔羅匹林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69.5mg/kg 和71.5mg/kg。
臨床應用本品, 曾有內服黃柏發生皮膚過敏反應的報道(1 例):患者用開水沖服黃柏3g左右, 于服藥5――6小時后, 胸部發癢, 繼起多個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經脫敏常規治療而愈。事后再用黃柏煎液行皮膚劃痕試驗, 呈強陽性反應。
梔子柏皮湯
《傷寒論》:黃柏、梔子、甘草。治傷寒身黃發熱。
易黃散
《傅青主女科》:黃柏、山藥、車前子、芡實、白果。治下焦濕熱,白濁帶下。
滋腎丸
《蘭室秘藏》:黃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熱,口不渴而小便秘。
三妙散
《醫學正宗》:黃柏9g、蒼術9g、川牛膝9g,研末內服,或入湯劑配合其它藥。
大補陰丸
《丹溪心法》:黃柏12g、知母12g、熟地黃18g、龜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豬脊髓更好)。
黃柏綠豆湯
原料:黃柏10克,綠豆250克,白糖少許。
做法:黃柏煎水去渣,加入綠豆煮湯至爛熟,放入白糖,涼服,隨意服用。
功能:清利濕熱,瀉火解毒。
三黃咖啡
原料:黃連10克,黃柏12克,黃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兌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熱解毒。
丹參黃柏酒
原料:丹參30克,黃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參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熱涼血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