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厚樸,植物學范圍內別名紫樸、紫油樸、溫樸等,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主產于四川、湖北等地。中藥材中專指該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剝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陰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陰濕處,“發汗”至內表面皮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卷成筒狀,干燥。切絲,姜制用。對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療作用。還能加入癌癥藥物中。
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而且對橫紋肌強直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皆可入藥,以樹皮為主,為著名中藥,有化濕導滯、行氣平喘、化食消痰、驅風鎮痛之效;種子有明目益氣功效,芽作婦科藥用。
藥品概述
【性味】:苦;辛;性溫
【歸經】:脾經;胃經;大腸經。
【功能】: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
【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克;或入丸、散。
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用于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佟侗窘洝: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凇秳e錄》:溫中益氣,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及胸中嘔不止,泄痢淋露,除驚,去留熱心煩滿,厚腸胃。
、邸端幮哉摗:主療積年冷氣,腹內雷鳴,虛吼,宿食不消,除痰飲,去結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溫胃氣,嘔吐酸水。主心腹滿,病人虛而尿白。
、堋度杖A子本草》:健脾。主反胃,霍亂轉筋,冷熱氣,瀉膀胱,泄五藏一切氣,婦人產前產后腹藏不安。調關節,殺腹藏蟲,明耳目。
、萃鹾霉:主肺氣脹滿,膨而喘咳。
、蕖侗静菡:溫降,散滯,除寒濕瀉痢。
【性味】:
1.厚樸治腹滿痛大便閉者:厚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
2.厚樸治思慮過當 致便濁遺精者:厚樸(去粗皮 姜制研末)100克 羊脛炭(再煅紅 窨過)50克.各研如粉 虛冷甚者 入煉熟朱砂25克水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至二百丸 空心米飲下.(《寶慶本草折衷》引 《劉信父方》秘真丹)
3.厚樸治久患氣脹心悶,飲食不得,因食不調,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厚樸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以陳米飲調下二錢匕,日三服。亦治反胃,止瀉。( 《斗門方》)
4.厚樸治胃虛泄瀉 老人臟泄尤效:烏頭(炮)1.5克 厚樸(姜炙)、甘草(炙)、干姜(炮)各0.5克.每服5克 水三合 生姜二片 煎至二合 熱服.并二服止.(《蘇沈良方》健睥散)
5.厚樸治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凈)二兩半,甘草(炙)一兩半,蒼術(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四兩,陳皮(去白)二兩半,上四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蜩萍毮,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鹽湯嚼下,空心服。(《博濟方》平胃散)
6.厚樸治咳而脈浮者:厚樸5兩(15克) 麻黃4兩(12克) 石膏如雞子大(12克) 杏仁半升(9克) 半夏半升(9克) 干姜2兩(6克) 細辛6克 生小麥一升(20克) 五味子半升(5克).上九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小麥熟 納諸藥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金匱要略》厚樸麻黃湯)
7.厚樸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痰涎郁結,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嘔逆惡心:紫蘇葉二兩,厚樸三兩,茯苓四兩,半夏五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盞半,生姜七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易簡方》四七湯即《金匱要略》半夏厚樸湯)
8.厚樸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樸三兩,黃連三兩。銼,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募毞。(《梅師集驗方》)
9.厚樸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樸等分。上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三十丸。(《鮑氏小兒方》)
10.厚樸治蟲積:厚樸、檳榔各二錢,烏梅二個。水煎服。( 《保赤全書》)
11.厚樸治七情郁結,痰氣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氣證,亦可取厚樸燥濕消痰,下氣寬中之效,厚樸配伍半夏、茯苓、蘇葉、生姜等藥,如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12.厚樸治濕阻中焦,脘腹脹滿:厚樸苦燥辛散,能燥濕,又下氣除脹滿,為消除脹滿的要藥。厚樸常與蒼術、陳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
13.厚樸治痰飲喘咳:厚樸能燥濕消痰,下氣平喘。若痰飲阻肺,肺氣不降,咳喘胸悶者,厚樸可與蘇子、陳皮、半夏等同用,如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若寒飲化熱,胸悶氣喘,喉間痰聲漉漉,煩躁不安者,厚樸與麻黃、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樸麻黃湯(《金匱要略》)。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風寒而發者,厚樸可與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樸杏子湯(《傷寒論》)。
14.厚樸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厚樸可下氣寬中,消積導滯。厚樸常與大黃、枳實同用,如厚樸三物湯(《金匱要略》)。若熱結便秘者,厚樸配大黃、芒硝、枳實,以達峻下熱結,消積導滯之效,即大承氣湯(《傷寒論》)
15.厚樸、蒼術均為化濕藥,性能辛苦溫,具有燥濕之功,常相須為用,治療濕阻中焦之證。但厚樸以苦味為重,苦降下氣消積除脹滿,又下氣消痰平喘,既可除無形之濕藥,又可消有形之實滿,為消除脹滿的要藥;而蒼術辛散溫燥為主,為治濕阻中焦之要藥,又可祛風濕。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
、佟侗静萁浖ⅰ罚焊山獮橹。惡澤瀉、寒水石、消石。
、凇端幮哉摗罚杭啥,食之者動氣。
、邸镀穮R精要》:妊娠不可服。
、堋侗静萁浭琛罚悍矅I吐不因寒痰冷積,而由于胃虛火氣炎上;腹痛因于血虛脾陰不足,而非停滯所致;泄瀉因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傷冷;腹滿因于中氣不足、氣不歸元,而非氣實壅滯;中風由于陰虛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傷寒發熱頭疼,而無痞塞脹滿之候;小兒吐瀉乳食,將成慢驚;大人氣虛血槁,見發膈證;老人脾虛不能運化,偶有停積;妊婦惡阻,水谷不入;娠婦胎升眩暈;娠婦傷食停冷;娠婦腹痛瀉利;娠婦傷寒傷風;產后血虛腹痛;產后中滿作喘;產后泄瀉反胃,以上諸證,法所咸忌。
食物相克:
厚樸不宜與豆類一起食用,因為厚樸中含有鞣質,豆類食品中富含蛋白質,二者相遇會起化學反應,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質蛋白。另外,二者所含有機成分都比較復雜,同食可能還會產生其他不良反應,致使豆類難以消化,形成氣體充塞腸道,導致腹脹。
1、治腹滿痛大便閉者:厚樸8兩(24克),大黃4兩(12克),枳實5枚(9克)。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
2、治久患氣脹心悶,飲食不得,因食不調,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厚樸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以陳米飲調下10克,日三服。亦治反胃,止瀉。( 《斗門方》)。
3、治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凈)125克,甘草(炙)75克,蒼術(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200克,陳皮(去白)125克,上四味,為末。每服5克,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蜩萍毮,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鹽湯嚼下,空心服。(《博濟方》平胃散)。
4、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痰涎郁結,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嘔逆惡心:紫蘇葉100克,厚樸150克,茯苓200克,半夏250克。上細切。每服20克,水盞半,生姜7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易簡方》四七湯即《金匱要略》半夏厚樸湯)。
5、治蟲積:厚樸、檳榔各10克,烏梅二個。水煎服。( 《保赤全書》)。
6、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樸等分。上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三十丸。(《鮑氏小兒方》)。
7、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樸15克,黃連15克。銼,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募毞。(《梅師集驗方》)。
8、治咳而脈浮者:厚樸5兩(15克)麻黃4兩(12克) 石膏如雞子大(12克)杏仁半升(9克)半夏半升(9克) 干姜2兩(6克)細辛6克 生小麥一升(20克)五味子半升(5克),上九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小麥熟 納諸藥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金匱要略》厚樸麻黃湯)。
9、治胃虛泄瀉 老人臟泄尤效:烏頭(炮)1.5克 厚樸(姜炙)、甘草(炙)、干姜(炮)各0.5克,每服5克 水三合 生姜二片 煎至二合 熱服,并二服止。(《蘇沈良方》健睥散)。
10、治思慮過當 致便濁遺精者:厚樸(去粗皮 姜制研末)100克 羊脛炭(再煅紅 窨過)50克,各研如粉 虛冷甚者入煉熟朱砂25克水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至二百丸 空心米飲下。(《寶慶本草折衷》引 《劉信父方》秘真丹)。
11、食積氣滯,腹脹便秘。該品可下氣寬中,消積導滯。常與大黃、枳實同用,如厚樸三物湯(《金匱要略》)。若熱結便秘者,配大黃、芒硝、枳實,以達峻下熱結,消積導滯之效,即大承氣湯(《傷寒論》)。
12、痰飲喘咳。該品能燥濕消痰,下氣平喘。若痰飲阻肺,肺氣不降,咳喘胸悶者,可與蘇子、陳皮、半夏等同用,如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若寒飲化熱,胸悶氣喘,喉間痰聲漉漉,煩躁不安者,與麻黃、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樸麻黃湯(《金匱要略》)。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風寒而發者,可與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樸杏子湯(《傷寒論》)。
13、七情郁結,痰氣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氣證,亦可取該品燥濕消痰,下氣寬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蘇葉、生姜等藥,如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14、濕阻中焦,脘腹脹滿。該品苦燥辛散,能燥濕,又下氣除脹滿,為消除脹滿的要藥。常與蒼術、陳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
教您豬肚瘦肉厚樸湯
1.豬肚洗凈;
2.豬肚、紅棗、苡仁(薏米),厚樸及瘦肉入煲內,放入4碗,煲4個小時,即可飲用。豬肚瘦肉厚樸湯的做法小貼士
健康提示:
此湯水能開胃消食,對舌苔膩厚、脾胃濕滯、胃病初愈、便秘等都有療效。
食物相克:
厚樸:厚樸惡澤瀉、寒水石、硝石。
厚樸三物湯的做法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樸、枳實二味,取500毫升,納大黃,煮取300毫升,溫服100毫升。以利為度。
厚樸三物湯的功效與作用
厚樸三物湯實熱內積,氣滯不行,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
、俦痉揭噪涓姑洕M而痛,大便不通,脈沉實為辨證要點;
、诜街兴幬锱c小承氣湯、厚樸大黃湯同。但本方治證是因六脈之氣不行,閉在中上,故特點在于重用厚樸以降肺胃之氣,意在行氣以通閉止痛;
、郾痉娇捎糜谥委熂毙晕笖U張等疾病。
厚樸三物湯的標準配方
厚樸24克 大黃12克 枳實9克
本方與《傷寒論》小承氣湯藥味相同,但藥量不同。小承氣湯意在蕩積攻實,故以大黃為君;本方意在行氣泄滿,則以厚樸為主。方中厚樸行氣消滿;大黃、枳實瀉熱導滯。三藥相合,使氣滯通暢,實積消除,腑氣得以通暢,則諸證自解。
厚樸三物湯什么時候喝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樸、枳實二味,取500毫升,納大黃,煮取300毫升,溫服100毫升。以利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