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08o8"></menu>
  • <menu id="808o8"><strong id="808o8"></strong></menu>
    <menu id="808o8"><tt id="808o8"></tt></menu><center id="808o8"></center>
  • <xmp id="808o8">
    中藥一號網 >>所屬分類 >> 草藥類中藥材    清熱類中藥材   

    千金藤

    編輯詞條
    千金藤千金藤
    目錄

    千金藤介紹編輯本段回目錄

      「中文學名」千金藤

      「拼音」 Qiān Jīn Téng

      「英文名」Stephania

      「拉丁學名」Stephania japonica (Thunb.)Miers.

      「別名」小青藤、鐵板膏藥、金線釣烏龜,粉防己、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金線吊青蛙、朝天藥膏、合鈸草、土番薯、野薯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金盆寒藥、山烏龜(《四川常用中草藥》)等。

      「來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千金藤以根或藤莖入藥。春秋均可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纏繞落葉木質藤本,長可達5米,全體無毛。根圓柱形,形似粉防己而較細,外皮暗褐色,內面黃白色。老莖木質化,小枝纖細而帶韌性。葉互生,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白粉呈灰白色,兩面無毛。夏季葉腋開黃綠色小花。核果近球形,直徑約6毫米,熟時紅色。

      「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路邊、溝邊、草叢或山地丘陵地灌木叢中。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狀

      本品性狀與白藥子類似。唯本品多呈塊片狀,直徑4-6cm,厚1.5-2cm。外皮為棕褐色,質堅實,粉性較大。

      「化學成分

      千金藤莖、根含千金藤堿(stephanine),表千金藤堿(epistephanine),次表千金藤堿(hypoepistephanine),間千金藤堿(metaphanine),原千金藤堿(protostephanine),原間千金藤堿(prometaphanine),千金藤比斯堿(stebisimine),千金藤默星堿(stephamiersine),表千金藤默星堿(epistephamiersine),氧代千金藤默星堿(stepinonine),蓮花寧堿(hasubanonine),高千金藤諾靈(homostephanoline),和千金藤諾靈(steponine),千金藤福靈(stepholine),千金藤諾靈(stephanoline),輪環藤酚堿(cyclanoline),島藤堿(insularine),千金藤二胺(sephadiamine),氧代表千金藤默星堿(oxoepistephamiersine),毛葉含笑堿(lanuginosine)。千金藤葉含氧代千金藤默星堿,16-氧代原間千金藤堿(16-oxoprometaphanine),千金藤比斯堿。果實含一種新生物堿原千金藤那布任堿(prostephanaberrine)。

      「藥理作用」從千金藤中提得的季胺型生物堿輪環藤酚堿有松弛橫紋肌的作用(大鼠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其作用強度為蝙蝠葛堿的1/20,能被新斯的明所拮抗。它與從千金藤中提得的另一種生物堿和千金藤堿均有阻斷神經節作用:如在貓頸上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瞬膜,犬大內臟神經-升壓,頸迷走神經末梢端-降壓,兔胃、貓骨盤神經-膀胱,犬鼓索神經-唾液分泌,尼可丁的升壓反應等標本上,皆可表現阻斷作用。同時兩者皆可降壓,皆能抑制實驗動物胃的收縮,對結扎幽門的大鼠所引起的胃液及酸的分泌有輕度抑制作用。從同屬植物S.hernandifolia(Willd.)Walp.中也能提得和千金藤堿,它對未孕大鼠子宮并無作用,對豚鼠小腸有致痙作用,對Carbacol引起之痙攣無對抗作用,對離體蛙心能增強其收縮力,對麻醉貓的降壓作用勝過利血平。肌松作用:千金藤季銨堿具有與蝙蝠葛堿相似的降壓作用;輪環藤季銨堿具有肌松及降壓作用。

      「現代研究」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白細胞增生藥,能促進骨髓組織增生,從而升高白細胞。用于白細胞減少癥。 可使外周血白細胞增多,動物實驗發現,可明顯預防絲裂霉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但不抑制絲裂霉素的抗癌作用。其作用機制是促進骨髓組織增生,從而產生升高白細胞作用。用于因腫瘤化療、放療引起的粒細胞缺乏癥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

      2022年5月10日,國內科學家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說明書顯示,10μ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復制的倍數為15393倍。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根或全草搗爛外敷,或研末敷患處。

      「注意事項」服用過量,可致嘔吐。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千金藤千金藤



    千金藤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性味」  苦、辛,寒。

      1.《湖南藥物志》:"苦,寒,無毒。"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涼。"

      3.《四川常用中草藥》:"苦,寒,有小毒。"

      「歸經」肺;脾;大腸經

    千金藤千金藤

      「功能主治」 

      1.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祛風止痛。用于咽喉腫痛,牙痛,胃痛,水腫,腳氣,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外陰濕疹,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癰腫瘡癤。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2.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治瘧疾,痢疾,風濕痹痛,水腫,淋濁,咽喉腫痛,癰腫,瘡癤。摘錄 《中藥大辭典》

      3.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利水消腫。主咽喉腫痛;癰腫瘡癤;毒蛇咬傷;風濕痹痛;胃痛;腳氣水腫摘錄 《中華本草》

      4.《本草拾遺》:"主霍亂中惡,天行虛勞,瘴瘧,痰嗽不利,腫疽,犬毒,癩,雜疹悉主之。"

      5.《湖南藥物志》:"消腫止痛。"

      6.《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活絡,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治風濕性關節炎,偏癱,多發性癤腫,痢疾,毒蛇咬傷,子宮脫垂,咯血。"

      7.《四川常用中草藥》:"利尿,定痛,祛風。治心胃痛,腹中痞塊,水腫,風腫,癰腫惡瘡。"

      8.江西《草藥手冊》:"清下部濕熱,治下部濕瘡。"

      9.《福建中草藥》:"清熱瀉火,利濕消腫。治咽喉腫痛,濕熱淋濁。"

      「復方

      1.治瘴瘧:千金藤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痢疾:千金藤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風濕性關節炎,偏癱:先用千金藤根五錢,水煎服,連服七天。然后用千金藤根一兩,燒酒一斤,浸七天,每晚睡前服一小杯,連服十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4.治痧氣腹痛:千金藤根,刮去青皮,曬干,一半炒至黃色,另一半生用,研末,每服一錢,開水送服。(江西《草藥手冊》)

      5.治腹痛:千金藤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治濕熱淋濁:千金藤鮮根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7.治腳氣腫脹:千金藤根五錢,三白草根五錢,五加皮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8.治咽喉腫痛:千金藤鮮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9.治腫毒:千金藤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10.治癰腫癤毒:千金蘑根研細末,每次一至二錢,開水送服。(江西《草藥手冊》)

      11.治多發性癤腫:千金藤全草一兩,或加當歸、野艾各五錢,水煎服。

      12.治毒蛇咬傷:千金藤干根三至五分,研粉,開水沖服,另取鮮根搗爛外敷。

      13.治子宮脫垂:千金藤根適量煎湯熏蒸,每天一次。另取金櫻子根二兩,水煎服。(⑾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附件列表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詞條

    上一篇芍藥花 下一篇黃鵪菜

    聲明:中藥一號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體治療及選購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中藥一號網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詞條信息

    admin
    admin
    超級管理員
    最近編輯者 發短消息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