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白礬又叫做明礬、礬石,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經加工提煉制成。本品呈不規則的塊狀或粒狀。無色或淡黃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細密縱棱,有玻璃樣光澤。質硬而脆。氣微,味酸、微甘而極澀。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止血止瀉,祛除風痰。外治用于濕疹,疥癬,?耳流膿;內服用于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狂。
白礬的功效:
【性味】 酸澀,寒。有毒。
、佟侗窘洝罚"味酸,寒。"
、凇秴瞧毡静荨罚"扁鵲:咸。雷公:酸,無毒。"
、邸端幮哉摗罚"澀,涼,有小毒。"
【歸經】 入肺、脾、胃、大腸經。
、佟独坠谥扑幮越">雷公炮制藥性解》:"肺、肝二經。"
、凇堕L沙藥解》:"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
、邸侗静荽橐罚"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 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佟侗窘洝罚"主寒熱泄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
、凇秳e錄》:"除固熱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邸端幮哉摗罚"治鼠漏,瘰疬,療鼻衄,治?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痹。"
、堋度杖A子本草》:"除風去勞,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風失音,疥癬。和桃人、蔥湯浴,可出汗。"
、荨侗静菅芰x》:"火枯為粉,貼嵌甲,牙縫中血出如衄者,貼之亦愈。"
、蕖侗静菝审堋罚"禁便瀉,塞齒疼,洗脫肛澀腸。敷膿瘡收水。"
、摺夺t學入門》:"治耳卒腫出膿,目赤,目翳,胬肉,口舌生瘡,牙齒腫痛出血,歷久碎壞欲盡,急喉風痹,心肺煩熱,風涎壅盛,作渴泄痢。兼治蛇蝎、惡犬、壁鏡、驢涎,馬汗毒傷。"
、唷毒V目》:"吐下痰涎飲磷,燥濕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蝕惡肉,生好肉,治癰疽疔腫,惡瘡,癲癇,疸疾,通大小便,口齒眼目諸病,虎犬蛇蝎百蟲傷。"
、帷夺t林纂要》:"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卻水。"
白礬的作用:
1.治癲狂因憂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絡心竅者:白礬三兩,川郁金七兩。二藥共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湯下。(《本事方》白金丸)
2.治風痰癇。荷椎\一兩,細茶五錢,為未,煉蜜丸如梧子大。一歲十丸,茶湯下。大人五十九,久服痰自大便中出。(《衛生雜興》化痰丸)
3.治中風痰厥,四肢不收,氣閉膈塞者:白礬一兩,牙皂角五錢。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吐痰為度。(《綱目》)
4.治初中風失音不語,昏冒不知人,先宜吐風痰,令省覺:白礬二兩(生用),生姜一兩(連皮擦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上二味,先細研白礬為末,入濃煎生姜湯研濾。分三服,旋旋灌,須臾吐出痰毒,眼開風退,方可救治。若氣衰力弱,不宜用猛性藥吐之,設吐得痰毒,別增疾。(《圣濟總錄》白礬散)
5.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明礬九份,淀粉一份。用冷水做丸,如黃豆粒大小。每日服三次,每次二至三錢。(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6.治肺壅熱,止喘嗽,化痰涎,利胸膈,定煩渴:白礬(枯)、熟干地黃(焙)、玄參,知母(焙)、貝母(炒)、訶黎勒皮各一兩。上六味,搗羅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生姜、棗湯下,食后臨臥時服。(《圣濟總錄》白礬丸)
7.治喉痹、乳蛾、喉風:明礬二兩,膽礬五錢。上研為極細,吹患處。(《普濟方》吹喉散)
8.治急喉閉:白礬三錢,巴豆三個(去殼,作六瓣)。上將礬于銚內,慢火熬化為水,置巴豆其內,候干去巴豆,取礬研為末,每用少許,吹入喉中。(《玉機微義》白礬散)
9.治黃腫水腫:明礬二兩,青礬一兩,白面半斤。三味同炒令赤色,醋煮米糊丸,棗湯下三十丸。(《急救仙方》推車丸)
10.治婦人經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棗核大,內藏中,劇者再內之。(《金匱要略》礬石丸)
11.治婦人遺尿不知:礬石(熬)、牡蠣(熬)各三兩,上二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亦治丈夫。(《千金翼方》)
12.治腸炎:明礬研末,裝入膠囊。每天服二次,每次兩個膠囊,溫開水送下。(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濟科選編》)
13.治嬰孩小兒伏暑泄瀉:礬(凈瓦盆合定,用火煅過)八兩,為極細末,煮醋面和丸,如黍米大,用木瓜煎湯,食后服。(《補要袖珍小兒方論》玉華丹)
14.治老人久瀉不止: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礬一兩(燒灰)。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圣惠方》訶黎勒散)
15.治休息痢久不止,日漸黃瘦:白礬四兩(燒令汁盡),硫黃二兩,消石一兩。上藥同研,于銚子內,火上溶成汁,侯冷,研令極細,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十丸。(《圣惠方》白礬丸)
16.治蛔蟲病、蟯蟲。喊椎\五分,紅蔥三寸,花椒二十一粒。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7.治心氣疼痛:醋一盞,加生白礬一小塊,如皂子大,同煎至七分,溫服。(《儒門事親》)
18.治反胃嘔吐:枯白礬三兩,蒸餅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服十五丸。(《普濟方》)
19.治衄血不止:枯礬末吹之。(《圣濟總錄》)
20.治齒?間津液、血出不止:礬石一兩(燒),水三升,煮取一升,先拭血,乃含之。已后不用,朽人牙根。(《千金方》)
21.治小兒重舌舌強:白礬半兩,桂心一分。上藥,搗羅為末。每用少許,干敷舌下,日三上。(《圣惠方》)
22.治小兒鵝口并噤:白礬-分(燒灰),朱砂末一分。上藥,和研極細。敷兒舌上,日三上,以亂發洗舌上垢,頻令凈,(《圣惠方》白礬散)
23.治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枯礬二錢,冰片四分,五倍子五分。共研細末。將外耳道膿性分泌物用棉棒擦干后,吹入上藥,一日三次。(《全展選編?五官科》)
24.治目翳及胬肉:礬石上上白者,納如黍米大于翳上及胬肉上,即令淚出,以綿拭之,令得惡汁盡,日一,其疾逐惡汁盡,日日漸自薄。好上上礬石,無過絳礬色明凈者,慎如療眼常法。(《千金翼方》礬石散)
25.治赤目風腫: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效,或用枯礬頻擦眉心。(《瀕湖集簡方》)
26.治爛弦風眼:白礬(煅)一兩,銅青三錢,研末,湯泡澄清,點洗。(《永類鈐方》)
27.治一切瘡癰惡毒(先服此丸護膜托里,使毒不攻心),或為毒蟲蛇犬所傷:黃蠟二兩,白礬一兩。先將蠟溶化,侯少冷,入礬和勻,為丸。酒下,每服十丸、二十丸,漸加至百丸則有力。瘡愈后服之亦佳。加雄黃名雄礬丸,治蛇、犬、蟲咬毒。(《醫方集解》蠟礬丸?一名黃礬丸)
28.治疔腫惡瘡:白礬(生用)、黃丹各等分。上各另研,臨用時各抄少許和勻,三棱針刺瘡見血,待血盡上藥,膏藥蓋之。(《衛生寶鑒》二仙散)
29.治瘰疬已取下:五倍子一兩,礬石半兩。上二味,為末。每用二錢匕,沸湯一碗,調勻令洗,湯溫即止,每淋洗了,用軟帛裹干,用生肌藥摻于瘡口上。(《圣濟總錄》)
30.治刀斧金瘡:白礬,黃丹等分。為末敷之。(《急救仙方》)
31.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兼赤腫:白礬燒灰,細研敷之。(《圣惠方》)
32.治黃水瘡:枯白礬、熟松香、黃丹。三味等分,研極細末,真芝麻油調涂患處。(《本草原始》)
33.治疥:白礬(燒灰)一兩,硫黃一兩(細研),胡粉一兩,黃連一兩,雌黃一兩(細研),蛇床子三分。上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以豬膏和如稀面糊,每以鹽漿水洗,拭干涂之。(《圣惠方》白礬散)
34.治燒傷:明礬、五倍子等量,芝麻油適量。將明礬、五倍子研成細末,麻油調成糊狀。涂患處。(《新疆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35.治鼻中患肉,不聞香臭:燒礬石末,以面脂和,綿裹著鼻中,數日息肉隨藥消落。(《千金方》)
36.治鼻痔臭不可近,痛不可搖:白礬(煅枯)二錢,硇砂五分。共為細末,每用少許點上。(《醫學心悟》白礬散)
37.治腋下胡臭:礬石絹袋盛之,常粉腋下。(《綱目》)
38.治婦人陰癢脫:礬石,熬,末之。每日空腹酒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翼方》)
①治療內痔
用明礬制成15%或18%注射液注入痔核,對各期內痔及混合痔合并粘膜脫垂,均有效果;且療程短,副作用少。據數百例的觀察,一般在治療后5~7天痔核即可脫落,絕大多數于1~2周愈合。極少數有全身反應及發熱現象;手術后疼痛亦不劇烈,約4小時后即消失;便后帶血及肛門脹痛則比較普遍,但大量出血少見;小便不暢偶亦有之。對嚴重的痔出血,年紀較大或體力不能忍受割治的患者,均可應用。術后無大便失禁或肛門狹窄之慮;飲食、大便均不受限制。操作時按常規消毒,局部麻醉。先用血管鉗沿直腸縱軸將痔核基底完全夾住,而后將明礬液注入痔核內,藥液量以注入后痔核膨脹呈白色或紫黑色為度(切不可使藥液漏入健康組織,以免引起壞死或劇痛)。注射完畢,用血管鉗盡量壓榨痔核,使其成為一層薄膜樣的萎縮組織,而后送回肛門,并加以推揉,以丁字帶固定。亦可塞入坐藥。治療期間如出現劇痛、小便不利、大便帶血及肛門水腫等并發癥,可對癥處理。此療法的缺點是:尚不能治療一切類型的痔瘡;創口較大,體弱者收口較慢。禁忌癥:㈠內痔在發炎期;㈡因心臟病、肝硬變、惡性腫瘤及妊娠等而引起的繼發性內痔;㈢伴有嚴重高血壓、腎臟病、活動性肺結核及急性傳染病、急慢性胃腸道炎癥者;㈣各型外痔。晚期大塊脫垂的內痔,雖不屬禁忌范圍,但亦非適應癥。
、谥委熋摳
將明礬制成10%注射液,于肛門四周作點狀注射。治療18例,經3個月隨訪,均獲痊愈,無1例并發感染及出血。注射時針尖距肛門0.5厘米處刺入,深約3~4厘米。通過肛門指診確切肯定針尖刺入粘膜下層時,方可推入明礬液(切勿注入肌層,否則將導致腸壁壞死)。肛門上下、左右共選擇四點注射,每點注入藥液0.5毫升。注射后數小時內稍有疼痛,一般不需特殊處理。治療中進半流質飲食,臥床休息2~3天;每晚服適量緩瀉劑,以防便秘。但須注意,用10%明礬液環繞脫出的直腸作粘膜下點狀注射后,曾有引起直腸潰瘍出血的不良反應。究其原因,可能與㈠注射液過多,浸潤面過大,妨礙血液循環;㈡兩次注射時間相隔過近,注射點距離太近或重復進針,以致第二次注射后引起組織壞死;㈢局部有感染致繼發出血等因素有關。因此,用藥量以每點0.5毫升為限;各注射點應相距2厘米以上;藥液須注入粘膜下層與肌層之間;兩次注射間隔時間應在1周以上;治療中注意休息、飲食及防止感染等。
、壑委熥訉m脫垂
用10%明礬甘油溶液注射于子宮雙側韌帶處,每側5毫升。亦可加0.25~1%苷魯卡因1毫升。如1次未見好轉,可在1~2周后再注射1次,最多3次。注射時按常規消毒,選擇距宮頸口0.5~1厘米在3點及9點處進針(呈25°角度),朝兩側陰道壁刺入1~1.5厘米(以推藥后不引起包塊為度),待回抽無血后徐徐注入。針尖不可向上或向下(以免刺傷膀胱及直腸),亦不可內傾或外斜(以免損傷子宮或因注射過淺而使組織壞死)。注射后下腹常有收縮樣脹痛,腰酸痛,胃納不佳,有時發生低燒。共治療Ⅱ、Ⅲ°子宮脫垂患者100余例,結果除5例無效,15例好轉外,均獲治愈。經短期復查,僅4例復發。操作時必須嚴格消毒,并正確掌握注射方法,以免產生不良后果。曾報告3例,在注射后分別發生宮頸兩側注射部位粘膜潰瘍、尿潴留及右側下腹部劇烈疼痛等不良后果?赡芟迪静粐、操作不當所致。此外,也有用明礬粉直接噴灑于脫出的子宮體及穹窿部進行治療。據20例觀察,用藥3~6次后全部治愈;復查僅1例Ⅲ°患者復發。治療時必須注意:㈠噴藥前子宮及陰道穹窿部分先用溫開水或1%明礬水沖洗;㈡每次用藥量不宜過多,一般2錢左右即可;㈢噴灑要均勻,不能有聚積現象;㈣一般用藥1次即可恢復,未恢復者可繼續用藥,治愈后每隔3~4天再噴灑1次,共2~3次,以鞏固療效;㈤子宮及陰道穹窿部有潰瘍、炎癥和出血,及月經期、產褥期和孕婦,均禁用。
、苡糜诳刂茻齻麆撁婢G膿桿菌感染
用0.75%的枯礬混懸液處理燒傷創面,據254例燒傷(最大面積達92%)的應用觀察,證明對綠膿桿菌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面積較大、感染較明顯的21例,曾先后作創面滲掖培養78次,未有1次報告為綠膿桿菌生長。死于感染所致敗血癥的8例中,臨床和血培養沒有1例被證實為綠膿桿菌感染。制劑:取枯礬7.5克,冰片2.5克,羧甲基纖維素鈉3克(不加亦可,用作濕敷時最好不加),生理鹽水1000毫升。充分搖勻,裝瓶備用?刹槐卦俳浵。用法:㈠淺Ⅱ°燒傷:常規清創后,用浸潰藥液的單層紗布平整地貼在創面上,保持創面干燥、通風,切忌受壓。觀察創面,可在紗布潮濕處"開窗",拭除滲液后用同樣單層紗布貼敷。若創面干燥,紗布不濕,則不予更換,任其"瓜熟蒂落",一期愈合。㈡深度燒傷:于常規清創后,用藥液浸漬的紗布6~8層貼敷創面,加壓包扎,第三天開始更換敷料,視創面及全身情況決定采取包扎或暴露療法。若用包扎療法,可繼續行濕敷,可協助脫痂和防止痂下感染。㈢感染創面:充分去除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后,用藥液浸漬的紗布10~12層濕敷,每天更換1~2次。以保持敷料濕潤為度。此外,對切痂及植皮創面也可用藥液濕敷,或在藥液中加入適當的抗菌素。實驗證明,此藥液對燒傷的常見細菌,如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葜委熉灾卸
用10%明礬液滴耳,每日1次。經治50例,用藥2~15次后,痊愈32例,顯著進步14例。少數因感冒、洗浴而復發。初步觀察,明礬液有去腐生新,及使中耳腔干燥等作用。另有用10:1的枯礬冰片混懸液滴耳,治療34例,結果有12例經6~20次用藥后,耳腔干燥。
、拗委燁^癬
取明礬1.5斤煅枯研細,嫩松香3兩,豬板油0.5斤;將松香研粉包入板油內,以松樹木柴點燃,使松香板油溶化,滴入容器內,冷卻后加入枯礬調勻。涂于患處。隔日將癡揭去涂藥1次,連續3~4次即愈。用時切不可洗,否則影響療效。
、咧委煵G丸鞘膜水腫
根據明礬液可能刺激局部組織,引起無菌性炎癥而產生粘連的設想,采用明礬液局部注射,試治5例睪丸鞘膜水腫,結果注射1次均告痊愈。唯注射后第2天局部稍有紅腫,但可自行消退。方法:用明礬10克溶于1%昔魯卡因液100毫升中,過濾消毒備用。注射時按無菌操作,以注射器抽盡鞘膜內之液體,針頭不動,取下針筒,再接上裝滿明礬液的針筒,徐徐注入適量藥液。
、嘀委焸魅拘愿窝
取明礬研粉裝入膠囊,每次1克,日服3次;或每日頓服1錢。亦可用棗泥850克,加入甘油500毫升,搗成泥膏狀后和入明礬粉500克,制成丸劑,每日頓服9克,孕婦減半。兒童以5%明礬糖漿口服,按年齡酌減。均于空腹時服。一般以10~30天為一療程。初步觀察,有使癥狀很快改善、黃疸及早消退、肝功能迅速恢復等作用。據76例的觀察,用藥后一般癥狀和黃疸平均消退日數分別為4.9和12.6天。住院日數8~36天不等(平均19.6天)。出院時除癥狀完全消失外,肝腫大及肝功能試驗,絕大多數病例均恢復正;蚪咏。此外,明礬對肝硬化引起的黃疸及阻塞性黃疸亦有療效。服藥后除偶有惡心或便秘外,無其它不良反應。
、嶂委熉约毦粤〖
10%明礬溶液每次15毫升,日服4次,10天為一療程。治療70例,近期治愈40例(57.2%),進步8例(11.6%)。其中以急性發作型和胃腸功能紊亂型療效較好,遷延性效果較差。少數病例服藥后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反應,一般不嚴重,治療過程中或停藥后可自行消失。
、庵委煼谓Y核咯血
用明礬0.8兩,兒茶1兩,研末混合,置有色瓶中備用。每次0.1~0.2克(最多可用0.5~1克),裝入膠囊,日服3~4次,大咯血每3小時1次,連續服至咯血停止,再續服2~3天。據70余例的觀察,半數以上病例均在服藥2天左右咯血停止,絕大多數在1~10天內止血。對浸潤型肺結核患者的止血效果特別顯著;對中、小量咯血的療效較好;對大量咯血的療效較差,甚至無效。但咯血量的多少與出現療效的時間似無明顯關系。此外,以明礬兒茶散內服或外用,對鼻衄、消化道出血及外傷出血,亦有止血效果。
又據報道,用1%明礬溶液氣管內滴入,配合抗癆藥物,治療浸潤型肺結核19例有一定效果.尤以對滲出性病變療效較好。
、现委熚、十二指腸潰瘍
用枯礬粉500克,烏賊骨粉375克,延胡索粉125克,蜂蜜200克,混拌搓粒過200目篩,制成"204"胃藥片。一般日服4次,每次5~7片,亦可于胃痛時隨時服用。以3個月為一療程(可視病情適當伸縮)。癥狀控制后仍需繼續服藥,以期潰瘍愈合,龕影消失。用于潰瘍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炎癥等計280例。全部患者均有胃痛癥狀,服藥后完全消失者占76.8%,顯著減輕者21.4%,總有效率為98.2%。胃痛控制時間最快者1天,最慢者在服藥后4個月,平均14.4天后出現較鞏固的療效。對潰瘍病壁龕的作用,根據40例復查結果,治療后龕影消失者32例,縮小者4例(此類病人用藥時間尚較短),無變化者4例。服藥期間除個別有輕度惡心或便秘外,無其它不良反應。
、兄委熆裨晷途癫
取明礬、冰糖各120克,加水600毫升,濃煎成200毫升?崭箷r1次頓服100~200毫升。治療3例狂躁型精神病,經分別服藥1~2次后即恢復正常;颊叻幒缶霈F不同程度的嘔吐,嘔吐物為粘稠狀液體;兩例于嘔吐后出現水樣腹瀉。經短時間吐瀉即自止,隨后便呈現出困倦狀態而安靜入睡。其中1例女性患者于服藥后第2天狂躁制止,語言清楚;2例男性患者次日狂躁好轉,經支持療法于第3日再次服明礬煎液,出現輕微嘔吐后即安靜入睡,蘇醒后狂躁消除,語言清楚,行為正常。報道指出:明礬煎劑是通過涌吐、泄下來達到治愈目的的,因此治療前對患者的全身情況應作周密觀察檢查。年老、體弱及合并有慢性胃腸病、心血管疾患以及孕婦,均應禁忌。出現嘔吐反應時,應注意電解質的平衡。
、阎委煱d癇
白礬研粉,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1.5錢。一般發病1、2個月者服藥20天,半年者服藥1個月,1年以上者服藥1~3個月。試治5例,均控制發作,分別經4個月至3年觀察,未見復發。
白礬對皮膚有收斂毛孔的作用,可減少汗液的分泌.每天臨睡前,在泡腳的水中加入明礬3-6克,待明礬溶化在水中以后,泡腳10-15分鐘,堅持每晚泡一次,5-6天以后就可以緩解汗腳的癥狀。
由于汗腳與汗腺功能旺盛有關,這是由個人體質決定的,劇烈運動、情緒激動也會刺激汗腺分泌出大量的汗液。應付汗腳的有效方法是可用明礬水泡腳,由于明礬具有收斂作用,可減少汗液的分泌。具體方法是,天天臨睡前在泡腳水中加入明礬3~6克(藥店可買到),待明礬融化后泡腳10~15分鐘,每晚一次熏蒸,連續泡腳5~6天可緩解汗腳癥狀。
禁忌
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
、佟秴瞧毡静荨罚"歧伯:久服傷人骨。"
、凇侗静萁浖ⅰ罚"甘草為之使。惡牡蠣。"
、邸端幮哉摗罚"畏麻黃。"
、堋侗静菅芰x》:"不可多服,損心肺,卻水故也。"
、荨侗静萁浭琛罚"凡陰虛內熱,火熾水涸,發為咽喉痛者,不宜含此。目痛由陰虛血熱者,亦不宜用。"
、蕖侗静輩R言》:"泄痢日久,由于脾胃氣虛;婦人白沃,由于中氣下陷;營血不足以致寒熱者,不宜用。"
副作用
明礬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鋁鉀,當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被人食用后,基本不能排出體外,它將永遠沉積在人體內。明礬中的鋁不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分的吸收,從而導致貧血和骨質疏松,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明礬可以殺死腦細胞,使人提前出現腦萎縮、癡呆等癥狀。
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禁
止過鋁制餐具的使用及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將明礬列為有害食品添加劑。
食用功能
明礬還可用于熬綠豆稀飯,主要作用是使綠豆更容易被煮爛但不推薦這樣作原因是不好控制用量有可能中毒可以用食用堿代替。
明礬還可用于制備鋁鹽、油漆、鞣料、媒染劑、造紙、防水劑等。
凈水作用:明礬溶于水后電離產生了Al3+,Al3+與水電離產生的OHˉ結合生成了氫氧化鋁,氫氧化鋁膠體粒子帶有正電荷,與帶負電的泥沙膠粒相遇,彼此電荷被中和。失去了電荷的膠粒,很快就會聚結在一起,粒子越結越大,終于沉入水底。這樣,水就變得清澈干凈了。
明令禁止
油條、饅頭、面條、膨化食品等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長期食用對人體傷害很大,尤其對兒童生長發育和智力都會造成影響。
衛計委等五部門規定,從2014年7月1日起,饅頭、發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俗稱的“明礬”,復合型膨松劑(即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也是上述兩種物質。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