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別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姜。姜的根莖(干姜)、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藥。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脾胃寒癥,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
生姜的功效:
【炮制】 生姜:揀去雜質,洗凈泥土,用時切片。鮮姜粉:取鮮生姜,洗凈,搗爛,壓榨取汁,靜置,分取沉淀的粉質,曬干,或低溫干燥。煨姜:取凈生姜,用紙六,七層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紙色焦黃,去紙用。【性味】 辛,溫。
、佟秳e錄》:"味辛,微溫。"
、凇肚Ы?食治》:"無毒。"
、邸夺t學啟源》:"性溫,味甘辛。"
、堋夺t林纂要》:"煨姜,辛苦,大熱。"
、荨侗静菰傩隆罚"煨姜,味辛,性溫平,無毒。"
【歸經】 入肺、胃、脾經。
、佟独坠谥扑幮越狻罚"入肺、心、脾、胃四經。"
、凇侗静輩R言》:"入脾、肺、腸、胃諸經。"
、邸侗静萁浗狻罚"入膽、肝、肺經。"
【功能主治】 發表,散寒,止嘔,開痰。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
、佟侗窘洝罚"去臭氣,通神明。"
、凇秳e錄》:"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
、厶蘸刖埃"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濕寒熱。"
、堋端幮哉摗罚"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干并治嗽,療時疾,止嘔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擁隔,冷熱氣。"
、荨肚Ы?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氣。"
、蕖妒朝煴静荨罚"除壯熱,治轉筋、心滿。""止逆,散煩悶,開胃氣。"
、摺侗静菔斑z》:"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
、唷墩渲槟摇罚"益脾胃,散風寒。"
、帷夺t學啟源》:"溫中去濕。制厚樸、半夏毒。"
、狻度沼帽静荨罚"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解菌蕈諸物毒。"
、稀毒V目》:"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小侗静輳男隆罚"姜汁,開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療狐臭,搽凍耳。煨姜,和中止嘔。"
、选稌s醫鏡》:"煨姜,治胃寒,泄瀉,吞酸。"
、摇冬F代實用中藥》:"治腸疝痛有效。"
生姜的作用:
殺菌解毒,消腫止痛,科學研究發現,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防暈車,止惡心嘔吐,吃生姜具有防止惡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于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癥”,吃點生姜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姜干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姜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圣藥”之譽。
偏頭痛,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神經衰弱、晚空腹各飲用熱姜水1至2杯,可收到補氣、提神之效。持續下來,對神經衰弱、頭暈、煩躁等癥具有良好療效。
消除酒醉,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還可在熱姜水里加適量蜜糖,讓身體直接吸收,以緩解或消除酒醉。
減輕面部暗瘡,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干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防治頭皮屑,用熱姜水清洗頭發,可有效防治頭皮屑掉落。此外,經常用熱姜水洗頭,對禿頭亦有一定治療效果。
1.治感冒風寒:生姜五片,紫蘇葉一兩。水煎服。(《本草匯言》) 2.治嘔吐,百藥不差:生姜一兩,切如綠豆大,以醋漿七合,于銀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醫心鏡》) 3.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憤憤然無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金匱要賂》生姜半夏湯) 4.治冷痰嗽:生姜二兩,餳糖一兩。水三碗,煎至半碗,溫和徐徐飲。(《本草匯言》) 5.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銅銚知斤兩訖,內蜜復秤知數,次內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盡,惟有蜜斤兩在,止。旦服如棗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雜食。(《千金方》) 6.治勞嗽:蜂蜜、姜汁各四兩,白蘿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滾湯服數匙。(《經驗廣集》五汁膏) 7.治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切)四兩,甘草(炙)三兩,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洗)半升,黃連一兩,大棗(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生姜瀉心湯) 8.治心胸脅下有邪氣結實,硬痛脹滿者:生姜一斤,搗渣,留汁,慢炒待潤;以絹包,于患處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寬快也。(《傷寒六書》) 9.治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肘后方》) 10.風濕痹痛:生姜汁和黃明膠熬貼。(《本草從新》) 11.治中氣昏厥,亦有痰閉者:生姜五錢,半夏、陳皮、木香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水煎,臨服時加童便一盞。(《本草匯言》) 12.治時行寒瘧:生姜四兩,白術二兩,草果仁一兩。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發時早飲。(《本草匯言》) 13.治胃氣虛,風熱,不能食:姜汁半雞子殼,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食療本草》) 14.治腹滿不能服藥:煨生姜,綿裹納下部中,冷即易之。(《梅師集驗方》) 15.治手脫皮:鮮姜一兩。切片,用酒二兩單,浸二十四小時后,涂搽局部,一日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6.治禿頭:生姜搗爛,加溫,敷頭上,約二、三次。(《貴州中醫驗方》) 17.治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生姜連皮切大片,涂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普濟方》) 18.治發背初起:生姜一塊,炭火炙一層刮一層,為末,以豬膽汁調涂。(《海上方》) 19.治赤白癜風:生姜頻擦之良。(《易簡方》) 20.治?犬咬人,重發:搗姜根汁飲之。(《補缺肘后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干復易。(《千金方》) 22.治跌撲傷損:姜汁和酒調生面貼之。(《易簡方》) 23.牙齒疼痛,日夜呻吟: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卻將白礬摻姜上,候焦為末,擦疼處。(《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晉礬散) 24.治百蟲入耳:姜汁少許滴之。
緩解腰肩疼痛,將毛巾浸入熱姜水里然后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僦物L濕痛、腰腿痛
用鮮生姜制成5~10%注射液,行痛點或反應結節注射,亦可配合遠端或近端穴位注射,如關節部位則在關節囊周圍注射。每點注入0.5~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5次為一療程,一般可連續注射20~30次。注射后局部常有脹、麻及灼熱感,甚至疼痛加劇,約1~2天便減輕或消失。據觀察,反應愈重效果愈佳。用于風濕痛、慢性腰背痛113例,顯效36例,好轉56例,有效率83%;尤以對風濕痛療效更佳,有效率達92.5%;治療風濕性關節炎38例,治愈14例,顯效15例,有效6例。有效病例用藥后疼痛減輕或消失,關節腫脹消退或好轉,功能恢復或改善。還曾試用于小兒麻痹癥,亦有一定效果。此外,用生姜、麻油制成生姜曲注射劑行穴位注射,對風濕痛或腰腿痛也有療效。
、谥挝、十二指腸潰瘍
據數十例的觀察,對改善癥狀有較好效果:服藥后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隨之反酸、饑餓感也見好轉,便秘及黑糞轉為正常,食欲增加。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復發;對一部分患者能遺留下較長的胃部堵塞感。用法:鮮生姜60克,洗凈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鐘。每日3次,2日服完。
、壑委煰懠
鮮生姜洗凈拭干,切碎搗爛,攤于紗布塊上,再包疊成小方塊,敷貼于穴位上,用膠布固定或繃帶包扎。選用穴位計分3組:第1組為雙側膝眼,生姜用2兩分敷兩穴;第2組為大椎加間使(雙側),生姜用1兩分敷3穴;第3組選大椎1穴,生姜用5錢。一般于發作前4~6小時敷貼,經8~12小時即可取下,敷藥兩次即可。觀察40例,除第1、第3兩組各有2例無效外,其余均控制發作,血檢瘧原蟲陰性。
、苤委熂毙约毦粤〖
用鮮生姜1.5兩,紅糖1兩,共搗為糊狀,每日3次分服,7天為一療程。據50例觀察,治愈率為70%,好轉率為30%。用藥后腹痛、里急后重平均消失時間分別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觀及次數恢復正常分別為4.8天和5.2天,大便鏡檢及培養平均轉陰日數分別為4.58天和3.6天。治療中未見明顯副作用。
、葜委熁紫x性腸梗阻
取鮮生姜2兩,搗爛取汁,加蜜糖至60毫升;1~4歲30~40毫升,5~6歲50毫升,7~13歲50~60毫升,分2~3次口服;蛴蒙1兩搗汁,加入蜂蜜60毫升為1劑;1~2歲服1/4劑,2~4歲服1/3,劑,4~7歲服1/2劑,7~14歲服2/3劑,14歲以上服1劑。服藥后患兒一般即不感腹痛,嘔吐停止,包塊通常于服藥后1~3天消失。包塊消失后即可服驅蛔藥物。如服姜蜜后腹痛仍不止,可用冬眠靈、阿托品等解痙止痛;腹脹明顯者應行胃腸減壓,姜蜜合劑可從胃管注入,注入后夾住胃管2~3小時;嘔吐重者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如有腹脹發熱,須加用抗菌素,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腸鳴音消失需及時考慮手術治療;給藥12~24小時后仍未見效者,可用10%鹽水行低位灌腸,或內服中藥。曾按上述方法分別觀察52例和109例,結果除有5例系回盲部蛔蟲團阻塞、闌尾蛔蟲癥及并發穿孔改為手術治療外,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3.2天和2.4天。
、拗委熂毙圆G丸炎
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水洗凈,橫切成約0.2厘米厚的均勻薄片,每次用6~10片外敷于患側陰囊,并蓋上紗布,兜起陰囊,每日或隔日更換1次,直到痊愈為止。據觀察,敷藥后患者都感陰囊表皮灼熱刺疼、發麻發辣,少數發生紅腫,個別發生紅疹。共治24例,敷藥第2天15例自覺墜脹疼痛及觸痛減輕,睪丸腫脹顯著消退;第3天有12例痊愈,自覺癥消失,睪丸消腫,觸疼消失;4天后4例痊愈;5例在敷藥后5天痊愈。治愈天數平均為3.9天。對照組4例(兜起陰囊熱敷,服磺胺類藥及注射青霉素),平均治愈天數為8.5天。本法對陰囊局部皮膚有創口或因睪丸炎化膿穿潰者不能應用。
、哂糜谥卸炯本
對于半夏、烏頭、鬧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均可用生姜急救。曾有報道,4例南星中毒患者,用生姜后均獲痊愈。用法:輕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時續服5毫升;中毒嚴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飼25%干姜湯60毫升,以后每3小時灌入鮮姜汁5毫升。
此外,試用生姜揩擦治療白癜風,生姜浸酒涂擦鵝掌風及甲癬均有一定效果。
禁忌:陰虛內熱者忌服。
、佟毒V目》:"食姜久,積熱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發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
、凇侗静萁浭琛罚"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臟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韭忌之。"
、邸峨S息居飲食譜》:"內熱陰虛,目赤喉患,血證瘡痛,嘔瀉有火,暑熱時癥,熱哮大喘,胎產痧脹及時病后、痧痘后均忌之。"
宜食:姜適宜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全身酸痛、咳嗽、吐白色黏痰以及胃寒疼痛、寒性嘔吐、腹痛吐瀉;也適宜誤食生半夏、生野芋、魔芋、生南星等發生中毒,口舌發麻之人食用;還適宜婦女產后、女性經期受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之人食用。注意: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發熱的患者。
忌食:忌吃爛生姜;陰虛內熱、內火偏盛之人忌食;患有目疾、癰瘡、痔瘡、肝炎、糖尿病及干燥綜合癥者不宜食用;孕婦忌食;忌食用過多,否則易生熱損陰,可致口干、喉痛、便秘等癥。此外,鮮姜汁可治療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鮮姜洗凈后即可切絲分片。
2.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3.從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療中暑。服用鮮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爛的生姜。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干、煩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
6.肝病患者不能多吃。因為生姜也屬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姜辣素可以使肝病患者的肝臟細胞變性、壞死及造成肝炎性細胞浸染,肝病患者吃生姜不僅不利于康復,反而有可能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