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08o8"></menu>
  • <menu id="808o8"><strong id="808o8"></strong></menu>
    <menu id="808o8"><tt id="808o8"></tt></menu><center id="808o8"></center>
  • <xmp id="808o8">
    中藥一號網 >>所屬分類 >> 藤木樹脂藥類    活血化瘀中藥   

    沒藥

    編輯詞條

      中藥沒藥(Mò Yào),別名又叫做末藥、明沒藥等。橄欖科沒藥屬植物沒藥樹及同屬他種植物的樹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間采收,但亦有在6~7月間采收,采收后揀凈樹皮及其他雜質即得。初滲出的為黃白色液體,在空氣中逐漸變成為紅棕色硬塊。具有原藥搗碎,炒至焦黑色,待部分揮發油揮發后,稍冷,搗成小塊即成的功效與作用。

    目錄

    沒藥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沒藥的功效

      【炮制】 沒藥:揀去雜質,打成碎塊。制沒藥:取揀凈的沒藥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點,取出放涼;虺粗帘砻嫔砸娙刍瘯r,噴灑米醋,繼續炒至外層明亮光透,取出放涼。(沒藥每100斤,用醋6斤)
      《本草從新》:"沒藥,水飛過,用缽坐熱水中,以燈心同研,則易細。"
      【性味】 苦,平。
      1.《藥性論》:"味苦辛。"
      2.《海藥本草》:"味苦辛,溫,無毒。"
      3.《開寶本草》:"味苦,平,無毒。"
      【歸經】 入肝經。
      1.《本草經疏》:"入足厥陰經。"
      2.《本草新編》:"入脾、腎二經。"
      3.《本草求真》:"入心、肝。"
      【功能主治】 散血去瘀,消腫定痛。治跌損,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癥瘕,經閉,癰疽腫痛,痔漏,目障,
      1.《藥性論》:"主打?損,心腹血瘀,傷折垅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損,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飲之。"
      2.《海藥本草》:"主折傷馬墜,推陳置新,能生好血,研爛,以熱酒調服。墮胎.心腹俱痛及野雞漏痔、產后血氣痛,并宜丸、散中服。"
      3.《日華子本草》:"破癥結宿血,消腫毒。"
      4.《開寶本草》:"主破血止痛。療杖瘡、諸惡瘡、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暈痛膚赤。"
      5.王好古:"治心膽虛,肝血不足。"
      6.《綱目》:"散血消腫,定痛生肌。"
      7.《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脈,固齒牙,長須發。"



     

    沒藥沒藥


     

    沒藥的作用

      1.治筋骨損傷:米粉四兩(炒黃),入沒藥、乳香末各半兩。酒調成膏,攤貼之。(《御藥院方》)
      2.治殺傷不透膜者:乳香、沒藥各一皂子大,研爛,以小便半盞,好酒半盞,同藥通口服。(《奇效良方》)
      3.治歷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可忍者:沒藥半兩(研);虎脛骨三兩(涂酥,炙黃色),先搗羅為散,與沒藥同研令細。溫酒調二錢,日三服。(《本草圖經》)
      4.治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沒藥、乳香各三錢,穿山甲(炙)五錢,木鱉子四錢。上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酒大半盞,同煎溫服,不計時候。(《宣明論方》沒藥散)
      5.治婦人內傷痛楚,血暈及臍腹?刺者:沒藥研細,溫酒調一錢。(《本草圖經》)
      6.治產后血暈,語言顛倒,健忘失志:沒藥、血竭等分。細研為末,產后用童子小便與溫酒各半盞,煎一、二沸,調下二錢,良久再服,其惡血自下。(《傷寒保命集》奪命散)
      7.消血塊:滑石二錢,沒藥一錢,麒麟竭一錢。為末醋糊為丸。(《金匱鉤玄》)
      8.治婦人月水不通:沒藥半兩,硇砂半兩,干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芫花半兩(醋拌一宿,炒干),狗膽二枚(干者),水銀三分(入少棗肉,研令星盡)。上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于食前,以溫醋湯下十丸。(《圣惠方》沒藥丸)
      9.治療瘡、無名腫毒:沒藥(去油)、辰砂、血竭、硼砂、乳香(去油)、雄黃、蟾酥(人乳浸化)、輕粉、冰片、麝香各等分。共乳細末,用乳搗和丸,如小麥大。每用三丸,含舌下,噙化咽下,出汗自消;如無汗,以熱酒催之。(《瘍醫大全》舌化丹)
      10.治癰疽瘡毒,腐去新生:乳香、沒藥各等分。安箬葉上,火炙去油,乳細搽上,以膏貼之。此藥毒未盡則提膿外出,如毒巳盡則收口。(《瘍醫大全》海浮散)
      11.治五痔:沒藥一兩(研),黃礬、白礬、溺?(火煅)各半兩,麝香一錢(研)。上五味并研令勻。每用時先以蔥湯洗拭凈,以藥干敷。(《圣濟總錄》消毒沒藥散)
      12.治漏眼膿血:沒藥、大黃(蒸,少用)、樸硝。上為末。每服三錢,酒調下,茶亦可。(《銀海精微》沒藥散)
      13.治血灌瞳人,外障疼痛:沒藥二兩,麒麟竭一兩,大黃一兩半,芒硝一兩半。上搗羅為末,令細。食后熱茶調下一錢。(《眼科龍木論》沒藥散)

    沒藥的藥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
      同屬植物穆庫爾沒藥(Com―miphora mukul)含油樹脂部分能降低飼氫化植物油所致雄兔高膽固醇血癥,并能防止動脈壁斑塊的形成,也能使家兔體重有所減輕。

      2.甲狀腺素樣作用。
      大鼠每日服順式4,17(20)―孕甾―3,16―二酮10mg/kg,可使其甲狀腺攝碘增加,甲狀腺過氧化物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加,肝臟和二頭肌耗氧量增加。

      3.收斂作用。
      沒藥酊劑對黏膜有收斂作用,口腔、咽部潰瘍時可用于口腔洗劑中;也可用于胃腸無力時以興奮腸蠕動。

      4.抗炎、鎮痛與退熱作用。
      沒藥的多種同屬植物均被發現有抗炎等作用。如沒藥的油樹脂石油醚提取物500mg/kg給大鼠灌胃,可明顯抑制角叉菜膠與棉球肉芽腫所致炎癥,此提取物在小鼠也有明顯的退熱作用。穆庫爾沒藥的一個有效部分每日500mg/kg,連續5個月給藥,對大鼠后腳踝關節腔內注射滅活的真菌性劑所致關節腫(炎癥)有消腫抗炎作用。從Com―miphorar merkeri的根提取新的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口服100mg/kg對大鼠足跖角叉菜膠性炎癥有抑制作用,扭體試驗證明有鎮痛作用。

      5.抗菌作用。
      沒藥水浸劑(1:2,即50%濃度)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散血祛瘀。
     、儆糜诘驌p傷瘀血腫痛,常與乳香、血竭、紅花等同用。
     、谟糜陴鲅蚣鏆鉁母固弁醇皨D女經閉、痛經、產后腹痛等證,可與紅花、元胡、當歸、川芎等同用。
     、鄞ㄓ诎兖e聚,即肝脾腫大者,可與當歸、赤芍等行氣化瘀藥同用。

      7.消腫生肌。
      用于癰疽腫痛、瘡潰不斂,與乳香、雄黃、麝香等同用,亦可外用,與乳香共研成末,以膏貼之。

      8.活血止血。
     、儆糜谕鈧鲅,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谟糜趮D女崩漏下血、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或月經時間過長、漏而不盡、或產后余血未盡、瘀血停留等屬于瘀血所作者,皆可用本品配行氣化瘀藥同用,推陳致新,以奏活血止血之效。

      9.可治腳氣。
      防止組織退化很有效果,尤其是有傷口壞疽的情況。它清涼的功能可幫助廊、皮膚潰瘍與瘡,還能改善流湯的傷口及龜裂的皮膚。有效對抗流湯的濕疹及香港腳。

      10.墜胎。
      沒藥破氣破血,辛散走竄,善行十二經,妊娠宜忌。而墜胎有效!逗K幈靖铩吩唬簺]藥”墜胎。

      11.療目祛翳。
      《開寶本草》曰:沒藥主“目中翳暈痛膚赤!北酒沸量嘈辽⒖酁a。入肝經,散瀉肝經血熱。肝開竅于目,故療目中翳暈赤癰。

    沒藥配伍編輯本段回目錄

      配乳香乳香、沒藥,二藥并用,為宣通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沒藥活血散瘀,乳香行氣舒筋,氣血兼用,取效尤捷。
      配穿山甲:沒藥與穿山甲,皆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因一為植物膠油,溶散迅速,一為動物蟲類,行散力強,兩藥相伍,相得益彰。
      配溫酒:沒藥研細,溫酒調服,治婦人內傷痛楚、血暈及臍腹痛者。沒藥活血散瘀止痛,溫酒通脈祛寒止痛,一散瘀,一祛寒,邪除痛自止。
      配血竭:沒藥與血竭,皆能人肝經,內服活血散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療瘡,二藥配合,內服外用,相須相使。
      配滑石:清熱消腫。沒藥味辛苦性平,散瘀消腫;滑石味甘淡性寒,清熱滲濕。二藥相伍,濕熱祛,腫得消,瘀血除,熱自清。
      配雄黃:解毒療瘡。沒藥消腫生肌,雄黃燥濕解毒,二藥外用,療惡瘡流膿者甚效。
      配麝香: 沒藥與麝香,皆能行血分滯,均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然而,一為植物油膠脂,活血散瘀之性較為緩慢,一為動物分泌物,辛香走散之性迅而甚烈。二藥配合,麝香速達,沒藥后固,相互為用。
      配冰片:二者同具消腫止痛之效。但沒藥性味平和,長于生肌療瘡,冰片大香而涼,長于清熱解毒,二藥互伍,相輔相成,療疔瘡、無名腫毒甚效。
      沒藥配伍紅花:沒藥活血止痛,紅花活血祛淤通經.二者合用,有活血、祛淤、通經、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血淤所致之心腹疼痛、痛經、產后淤阻腹痛及跌打損傷之淤滯疼痛.
      沒藥配伍五靈脂、香附:沒藥活血止痛,五靈脂活血化淤、止血止痛,香附疏肝行氣止痛.三藥合用,有活血化淤、疏肝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氣滯血淤之心腹疼痛、痛經等.
      沒藥配伍延胡索:沒藥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而行氣.二者伍用,有活血、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血淤氣滯之脘腹疼痛、痛經等癥.

    沒藥的食用方法編輯本段回目錄

    沒藥粥
      功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適用于痛經,閉經,胃脘疼痛,風濕痹痛,跌打傷痛,癰疽腫痛等。
      組成:沒藥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沒藥擇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調味服食,或將沒藥研末,每取2-3克,調入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
      禁忌:
      1、本品味苦,胃弱者服用多易致嘔吐,故用量不宜大;
      2、無淤滯者及孕婦不宜選用。

    沒藥酒方
      主治:治產后血暈,及腹疼。  沒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沒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配方:沒藥半兩。
      制法:上一味,用酒三盞,將沒藥磨盡。
      用法:每服一盞,煎沸溫服。
      來源:《圣濟總錄》


    接骨沒藥散
      功效:主治打撲傷損疼痛,折骨碎者。
      處方:川獨活、川牛膝(酒浸)、川續斷、杜仲、萆粟、防風(去蘆)、甘草各等分,乳香半兩,沒藥半兩(另研)。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服3錢,溫酒調下。
      來源《普濟方》卷三○九。

    沒藥羌活散
      方劑主治:婦人血風,四肢疼痛,不思飲食。
      藥物組成:沒藥(研)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山茱萸半兩,赤芍藥半兩,牡丹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制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若病甚日久者,用童子小便半盞,生地黃自然汁半盞,同煎至7分,溫服。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

    沒藥琥珀散
      功效:主治婦人氣血虛寒,臍腹脹滿,月水不通。
      組成:沒藥1分(另研),凌霄花1兩,紅花1兩,烏梅肉半兩,蘇木節半兩,琥珀(另研)半兩,當歸(洗,焙)半兩,川芎1分,甘草1錢(生用)。
      制法:上為細末。
      用法:每服3錢,水1盞,加生姜3片,烏梅1枚,同煎至7分,空心、食前服。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定痛沒藥散
      方劑功效:按摩導引,令血氣復行。
      方劑主治:筋骨損傷疼痛。
      藥物組成:乳香1錢,沒藥1錢,當歸1錢,芎䓖1錢,地龍1錢,細辛1錢,羌活1錢,蛤粉1兩,黃丹2錢半,蒲黃3錢。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用干捻在痛處,用手擦摩捻10余遍,然后貼上大紅膏。
      附注:方中地龍,《普濟方》作地黃。
      處方來源:《御藥院方》卷十。

    沒藥除痛散
      功效:溫經逐寒,化瘀止痛,主治經寒血瘀,腹中堅痛,月經不調,脈緊澀滯者。
      組成:蓬莪茂(炮)30克 當歸(焙) 玄胡索 五靈脂 肉桂 良姜(炒) 蒲黃(炒)各23克 甘草 沒藥各15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9克,溫酒調下。
      來源:《女科百問》卷上。

    加味止痛沒藥散
      處方:沒藥3錢,血竭3錢,大黃2錢,樸硝2錢,石決明3錢(煅)。
      功效:主治初起眼疼,白珠紅,后起云翳。
      用法:上為末,分4付。早、晚清茶調服。
      來源:《醫林改錯》卷上

    乳香沒藥散
      功效:主治跌打損傷。
      組成:乳香 沒藥 當歸 砂仁 枳殼(米炒)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藥研末。每服用220毫升,煎三四沸,加酒90毫升、童便少許服。傷在上,食后服;傷在下,空腹時服。
      來源:《普濟方》卷三一○引《醫方大成》。

    沒藥散1
      功效:治白虎風,流注筋骨疼痛。
      處方:沒藥(一兩) 獨活(一兩半) 晚蠶沙(微炒.一兩半) 芎?(一兩半) 防風(去蘆.一兩) 蔓荊子(一兩) 當歸(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虎脛骨(一兩.酥炙黃)
      制法:上搗爛為細末。
      用法與用量:每服二錢,食前熱酒調下。
      來源: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沒藥散2
      功效:主治室女月水不利,遍身疼痛;婦人血風攻注,遍身疼痛。
      組成:沒藥1兩,芎䓖1兩,木香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天麻1兩,白芷1兩,桂(去粗皮)1兩,茯神(去木)1兩,牡丹皮1兩,芍藥1兩,當歸(切,焙)1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1錢匕,以溫酒調下,日3次。治血風疼痛者,用茶清調下。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沒藥散3
      功效:主治婦人月水將來或將盡,前后數日腹痛。
      異名:四味沒藥調經散(《古今醫鑒》卷十一)。
      組成:沒藥 紅花(揀凈) 延胡索(洗) 當歸(洗)各等分
      用法:上四味,研為細末。每服6克,以酒75毫升,童便75毫升和勻,燒赤秤錘或小鈴子淬過后調下。常服只用溫酒調下亦可。
      來源:《博濟方》卷四。

    沒藥散4
      功效:主治筋虛極,骨冷,干冒邪氣,走注疼痛。
      組成:沒藥(研)1兩,虎骨1兩,躑躅花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草烏頭(銼,炒)半兩。
      用法:上除沒藥研外,用酒1升浸一宿,焙干,將虎骨以酥別炙,同為末,并沒藥和勻。每服1錢匕,以溫酒調下。
      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沒藥散5
      功效:主治心腹疼痛不可忍。
      組成:沒藥(別研) 乳香(別研)各9克 川山甲15克(炙) 木鱉子12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1.5――3克,加酒120毫升同煎,溫服,不計時候。
      來源:《宜明論方》卷十三。

    沒藥散6
      功效:主治歷節風百節疼痛,晝夜不可忍。
      組成:沒藥(研)15克 虎脛骨(酒炙)90克
      用法:上二味,搗研為末。每服3克,溫酒調下,日三服,不計時候。
      來源:《圣濟總錄》卷十。

    沒藥的禁忌及副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禁忌

      孕婦忌服。
     、佟镀穮R精要》:"妊娠不可服。"
     、凇侗静萁浭琛罚"凡骨節痛與夫胸腹脅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于血虛者不宜用。產后惡霹去多,腹中虛痛者不宜用。癰疽已潰不宜用。目赤膚翳非血熱甚者不宜用。"

      副作用

      過敏反應:少數人服后會出現過敏性皮疹、面紅、發熱、惡寒。
      未經炮制:內服未經炮制或炮制不當的沒藥,可引起胸悶、煩躁、嘔吐、腹痛、腹瀉。沒藥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
      用藥不當:沒藥活血祛瘀之力大,孕婦忌服,癰疽已潰者、腹痛而無瘀血者、血虛無瘀者均不宜服用。

    沒藥圖片編輯本段回目錄

          
      

    沒藥1沒藥1

      

    沒藥2沒藥2

      

    沒藥3沒藥3

      

    沒藥4沒藥4

      

    沒藥5沒藥5

      

    沒藥6沒藥6


     

    附件列表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詞條

    上一篇乳香 下一篇大青鹽

    聲明:中藥一號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體治療及選購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中藥一號網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詞條信息

    admin
    admin
    超級管理員
    詞條創建者 發短消息   
    中藥大全
    中藥大全
    圣賢
    最近編輯者 發短消息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