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肉桂,別名叫做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等。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多于秋季剝取,陰干。本品呈槽狀或卷筒狀,長30~40cm,寬或直徑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規則的細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的斑紋;內表面紅棕色,略平坦,有細縱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而較粗糙,內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肉桂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閉,痛經的功效與作用。
肉桂的功效:
【炮制】 揀凈雜質,刮去粗皮,用時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溫開水浸潤片刻,切片,晾干。
【性味】 辛甘,熱,
1.《本經》:"昧辛,溫。"
2.《別錄》:"味甘辛,太熱,有小毒。"
3.《藥性論》:"味苦辛,無毒。"
4.《醫學啟源》:"氣熱,味大辛。"
【歸經】 入腎、脾,膀胱經。
1.《珍珠囊》:"太陽經。""足少陰經。"
2.《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脾、肺、腎四經。"
3.《本草經疏》:"入手足少陰、厥陰血分。"
【功能主治】 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癥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1.《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
2.《別錄》:"主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止唾,咳嗽,鼻?: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藥,無所畏。"
3.《藥性論》:"主治:幾種心痛,殺三蟲,主破血,通利月閉,治軟腳,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結氣、癰痹,止腹內冷氣,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殺草木毒。"
4.《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補五勞七傷,通九竅,利關節,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百瘕,消瘀血,治風痹骨節攣縮,續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衛中風邪,秋冬下部腹痛。"
6.《醫學啟源》:"補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虛自汗!吨髦蚊匾罚簼B泄,止渴。"
7.《用藥心法》:"敵寒邪,治奔豚。"
8.王好古:"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
9.《綱目》:"治寒痹,風?,陰盛失血,瀉痢,驚痢。""治陽虛失血,內托癰疽痘瘡,能引血化汗化膿,解蛇蝮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浸酒涂擦。
肉桂的作用:
1.治腎氣虛乏,下元憊冷,臍腹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腳氣上沖,少腹不仁;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胞,小便不通等證: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各二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溫酒下?招氖城,日二服。(《局方》八味丸,即《金匱》腎氣丸)
2.治元陽不足,命門火衰,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溲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及真陽不足之神疲氣怯,心跳不寧,四體不收,陽衰無子等證:大懷熟地八兩,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微炒)三兩,枸杞(微炒)四兩,鹿角膠(炒珠)四兩,菟絲子(制)四兩,杜仲(姜湯炒)四兩,當歸三兩(便溏勿用),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制附子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上藥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景岳全書》右歸丸)
3.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谷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甘草(銼,長寸)三十斤,干姜(炮炒)四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四斤四兩,肉桂(去粗皮,炙)四斤。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黃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聲為度,用篩隔凈,后入桂一處搗羅為散。每服二錢,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煩躁,井華水調下,不計時候,以沸湯點服亦得。(《局方》大腳散。按干姜、杏仁制法、藥量原缺,據《普濟方》引三宜湯補)
4.治冷氣攻心腹痛,多嘔,不欲飲食:桂心一兩,高良姜一兩(銼),當歸一兩(銼,微炒),草豆蔻一兩半(去皮),厚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參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圣惠方》桂心散)
5.治久寒積冷,心腹污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蓽茇、肉桂各四斤,干姜(炮)、高良姜各六斤。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飲湯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已寒丸)
6.治九種心痛,妨悶:桂心半兩。末,以酒一盞,煎至半盞,去滓,稍熱服。(《圣惠方》)
7.治濡瀉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干姜(炮)、赤石脂各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報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三服。(《圣濟總錄》桂附丸)
8.治寒疝氣,來往沖心腹痛:桂心四兩,生姜三兩,吳茱萸二兩。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蔥。(《姚僧坦集驗方》柱心湯)
9.治奔豚疝瘕沖筑:肉桂、干姜、小茴香各五錢,牡丹皮、木香、檳榔各二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
10.治真寒腰痛,六脈弦緊,口舌青,陰囊縮,身戰栗:內桂三錢,附子三、四錢(急則用生附子),杜仲二錢,熱服。(《會約醫鏡》桂附杜仲湯)
11.治產后腹中瘕痛:桂(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12.治產后馀寒,下痢便膿血赤白,日數十行,腹痛時時下血:桂心、甘草各二兩,白蜜一升,干姜二兩,當歸三兩,赤石脂十兩(綿裹),附子一兩(炮,去皮,破)。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納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湯)
13.治小兒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湯送下。(《普濟方》桂連丸)
14.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覺者:官桂(為末)、雄雞肝一具,等分。搗爛,丸如綠豆大,溫湯送下,日三服。(《萬病回春》桂肝丸)
15.治鶴膝風,貼骨疽及一切陰疽:熟地一兩,肉桂一錢(去粗皮,研粉),麻黃五分,鹿角膠三錢,白芥子二錢,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錢。煎服。(《外科全生集》陽和湯)
16.治打撲傷破,腹中有瘀血:桂心、當歸各二兩,蒲黃一升。上三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方》)
17.治牛皮癬:官桂、高良姜、細辛各五分,斑蝥十個(研碎)。白酒三兩,浸漬七天,每天震搖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濾取清汁,為緩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加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將患處用溫水洗軟,再用藥水涂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飲酒和吃刺激性食品。(《中藥通報》1:10,1957)
18.治虛寒陰火之喉痛、喉痹:肉桂、干姜、甘草各五分。各研極細未,滾水沖淖,將碗頓于滾水內,再淖,慢以咽下。但先以鵝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藥更效。(《外科全生集》杜姜湯)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1.1. 鎮靜作用: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以及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應用小鼠壓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觀察扭體運動的方法證明它有鎮痛作用。
1.2. 降溫作用: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發熱均有降溫作用。對溫刺引起發熱的家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鈉都有解熱作用?裳舆t士的寧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時間,可減少煙堿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生率。對戌四唑引起者則無效。
2.降壓作用:附子、肉桂復方對腎上腺皮質性高血壓大鼠(灼傷一側腎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大鼠(8字形結扎腎臟所形成之模型),則無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肉桂促進機能降低了的腎上腺活動,使之趨向正常所致。
3.預防血吸蟲病的作用:小鼠每天口服浸劑(未注明品種)0.2ml/10g體重(10.8g/180ml),共服15天,服藥之第3天感染血吸蟲,并無預防作用,如與雄黃、檳榔及阿魏同用則有一定效果。
4.對血液的作用:肉桂體外及體內試驗,均有明顯抑制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體外試驗顯示肉桂水煎劑及溶甲醇部分有較強的抗凝作用。從肉桂中提取的單體--肉桂酸及香豆素,抗凝作用不明顯。體內試驗肉桂水煎劑也無抗凝作用,不影響兔纖維蛋白溶解活性。
5.對消化系統的作用:5.1. 健胃作用:桂皮油刺激嗅覺,能反射地促進胃機能,也能直接對胃粘膜有緩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動增強,呈芳香性健胃作用。
5.2. 腸管興奮作用:桂皮油給家兔口服,能促進腸運動,使腸管興奮。對離體家兔腸管亦具有同樣作用,為古人暖脾胃,除冷積之說作了很好的解釋。
6.其他作用:6.1. 通經作用: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宮充血,顯示通經作用,此為古本草說的墜胎作用提供了一個實驗依據。
6.2. 殺菌作用: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陽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藥物,但外敷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等。
6.3. 健胃和驅風劑:內服可作健胃和驅風劑。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曾應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療頭癬。桂皮醛及肉桂酸鈉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擴張及家兔白細胞增加。
6.4. 祛痰鎮咳作用:桂皮油吸收后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釋,呈現祛痰鎮咳作用。
6.5. 利尿作用:從腎排出而致局部刺激,顯示一定的利尿作用。
6.6. 抗放射作用:桂皮酸鈉對給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鈷60,丙種射線的致死量的實驗,證明有抗放射作用。
6.7. 抗補體作用:肉桂中的二萜類成份有抗補體作用。
【毒性】
1.小量桂皮醛引起小鼠運動抑制,眼瞼下垂,大量則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耳血管擴張,呼吸促迫,翻正反射消失,死亡。外觀表現鎮靜,但對聲音及觸覺刺激反應仍敏感。對小鼠半數致死量(mg/kg),靜脈注射為132、腹腔注射為610、口服為2225。桂皮油6-18g可致狗死亡,死后見胃腸道粘膜發炎與腐蝕現象。
2.毒性:肉桂醛對小鼠的LD50,靜脈注射為132mg/kg,腹腔注射為610mg/kg,灌胃為2225mg/kg。肉桂煎劑小鼠iv的LD50為18.48±1.80g(生藥)/kg。桂皮醛對小鼠iv、ip、ig的LD50分別為132、610、2,225mg/kg,小劑量的桂皮醛使動物運動抑制;大量則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呼吸急迫,最終麻痹而死。桂枝浸液小鼠ipLD50624.7mg/kg(白晝給藥),子夜給藥組的LD50為773.6mg/kg。
肉桂適合人群:
陰虛火旺、里有實熱,血熱妄行及孕婦禁服。
肉桂食療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熱;歸腎、心、脾、肝經;香辣氣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具有溫腎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
主治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檢酸軟,陽痿遺精,宮冷不孕,小便不利或尿頻、遺尿,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命門火衰,火不歸原,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爛;虛寒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陰疽流注,癰瘍膿成不潰,或后潰后不斂。
肉桂食物相克:
用桂忌用諸蔥。
肉桂做法指導:
1. 下焦陽虛火衰,癥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者,最宜與附子相須為用,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功。
2. 久寒積冷,寒凝氣滯,而致脘腥冷痛,脅肋脹痛,腸鳴泄瀉者,可單味研末服。
3. 本品入肝腎血分、能溫經通脈,故常用于寒凝經脈、氣血瘀滯所致的痛經、經閉及產后腹痛等癥,臨床宜與川芎、當時等同用。
肉桂藥膳吃法:
1.羊肉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后,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紅糖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芍螊D女產后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鐘,分2次服下?芍卧陆泚沓睍r腹脹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藥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后,打入雞蛋,熟后食蛋飲汁,1日2次?芍委煱讕н^多。
6.肉桂粉沖開水每日定時喝:
每天早餐前30分鐘及睡前,用兩勺蜂蜜,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陰虛火旺忌服,孕婦慎服。
、佟秳e錄》:"得人參、甘草、麥門冬、大黃、黃芩,調中益氣;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黃,療吐逆。"
、凇端帉Α罚"忌石脂。"
、邸侗静萁浭琛罚"血崩血淋尿血,陰虛吐血咯血,鼻衄齒衄,汗血,小便因熱不利,大便因熱燥結,肺熱咳嗽,產后去血過多,及產后血虛發熱,小產后血虛寒熱,陰虛五心煩熱,似中風口眼歪斜,失音不語,語言蹇澀,手足偏枯,中暑昏暈,中熱腹痛,婦人陰虛少腹痛,一切溫病熱病頭痛口渴,陽癥發斑發狂,小兒痧癥腹痛作瀉,痘瘡血熱干枯黑陷,婦人血熱經行先期,婦人陰虛內熱經閉,婦人陰虛寒熱往來,口苦舌干。婦人血熱經行作痛,男婦陰虛,內熱外寒,中暑瀉利暴注如火熱,一切滯下純血,由于心經伏熱,腸風下血,臟毒便血,陽厥似陰,夢遺精滑,虛陽數舉,脫陰目盲等三十余證,法并忌之。"
、堋侗静萃ㄐ罚"忌見火。"
、荨兜门浔静荨罚"痰嗽咽痛、血虛內燥、孕婦、產后血熱,四者禁用。"
、蕖侗静萸笳妗罚"精虧血少,肝盛火起者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