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倒水蓮,別名又叫黃花大遠志、黃花遠志、吊黃、倒吊黃花等。為遠志科遠志屬植物黃花倒水蓮,以根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我國特有物種,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溝谷叢林中。分布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等地。性味甘、微苦,平。有補益氣血,健脾利濕,活血調經之功能。用于病后體虛,腰膝酸痛,跌打損傷,黃疸型肝炎,腎炎水腫,子宮脫垂,白帶,月經不調。
【功效分類】補益藥、活血止血藥
【性味】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微溫。"
2.《廣西中草藥》:"甘,平。"
【歸經】 肝;腎;脾經
【功能主治】 補益,強壯,祛濕,散瘀。治虛弱虛腫,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損傷。
1.《廣西藥植名錄》:"全株:舒筋活絡,治黃疸,血崩,月經不調,子宮脫垂,產婦虛弱。根:祛風,去濕,止痛。"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滋補強壯,散瘀消腫。治勞損性腰腿痛,跌打損傷,急慢性肝炎。"
3.《廣西中草藥》:"補氣血,壯筋骨,治病后虛弱,產后血虛,脾虛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磨水外搽。
黃花倒水蓮的作用:
1.急慢性肝炎:黃花倒水蓮10-15克;或鮮葉60- 150克,水煎服。
2.營養不良性水腫:黃花倒水蓮、綿毛旋覆花根、何首烏、黃精、土黨參,水煎服。
3.貧血:黃花倒水蓮、土黨參、雞血藤各30克,水煎服。
4.外傷出血:黃花倒水蓮鮮葉,搗爛敷患處。
5.勞倦乏力:黃花倒水蓮30克,烏賊魚干1只。灑水燉服。
6.肝膿腫:黃花倒水蓮 15克,香樟15克,草血竭15 克,菖蒲15克,通光散15克。水煎分3次服,每天1劑。
7.鉤蟲。乎r黃花倒水蓮60克,水煎服,紅糖為引,隔日1劑。
8.跌打損傷:黃花倒水蓮60克,杜仲根3克,水煎服。
9.失眠:黃花倒水蓮15- 30克,茯神15克,水煎服。
10.產后氣血不復:黃花倒水蓮30克,黨參60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白糖為引。
11.慢性肝炎、食欲不振:黃花倒水蓮20-30克,水煎服,白糖為引。
12.陽痿:黃花倒水蓮60 克,杜仲15克,豬腰子1對。豬腰子剖開去筋膜,洗凈切片,加黃花倒水蓮、杜仲同燉服。
13.子宮脫垂:黃花倒水蓮125克,黃芪125克。水煎,分2次,沖雞蛋服。
14.肺結核潮熱:黃花倒水蓮15克,虎刺根30克,白馬骨根30克,豬瘦肉片60 克。水煎服。
15.治療產后關節痛:毛莖紫金牛30克,黃花倒水蓮30克。燉雞月匠。
16.脾臟腫大:黃花倒水蓮、骨碎補、餓螞蟥、穿破石各30克。水煎服。
17.久病氣血虛弱:黃花倒水蓮25克,九層風30克,五爪風20克,暖骨風、大腸風各10克,與瘦豬肉燉服。
18.慢性肝炎:黃花倒水蓮、山稔根、山梔根、五爪風各20克,與瘦肉燉服。
19.小兒貧血:黃花倒水蓮25克,血風15克,地苘蒿 10克,花生亡:15克,水煎服。
20.產后黃疸:黃花倒水蓮20克,紫九牛15克,熊膽木10克,五爪風15克,水牛奶15克,配雞肉適量燉服。
21.月經不調:黃花倒水蓮、九節風、過山風、當歸藤、馬連鞍、九層風、穿破石、首烏、佛手果、月月紅各10克,配雞蛋水煎服。
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