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呈橢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紋,中央有淡黃色圓心。周邊淡黃白色置黃棕色,有縱皺紋。有特殊香氣,味微甜。生黨參片益氣生津力勝。常用于氣津兩傷或氣血兩虧。
產地我國北方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邊及灌叢中。黨參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0種,我國約有39種,藥用有21種、4變種。黨參為常用的傳統補益藥,古代以山西上黨地區出產的黨參為上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F代研究,黨參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莖基具多數瘤狀莖痕,根常肥大呈紡錘狀或紡錘狀圓柱形,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長15-30厘米,直 徑1-3厘米,表面灰黃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細密環紋。
莖纏繞長約1-2米,直徑2-4毫米,有多數分枝,側枝15-50厘米,小枝1-5厘米,具葉,不育或先端著花,黃綠色或黃白色,無毛。葉在主莖及側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于對生,葉柄長0.5-2.5厘米,有疏短刺毛,葉片卵形或狹卵形,長1-6.5厘米,寬0.8-5厘米,端鈍或微尖,基部近于心形,邊緣具波狀鈍鋸齒,分枝上葉片漸趨狹窄,葉基圓形或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疏或密地被貼伏的長硬毛或柔毛,少為無毛。
花單生于枝端,與葉柄互生或近于對生,有梗;ㄝ噘N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狀,裂片寬披針形或狹矩圓形,長1-2厘米,寬約6-8毫米,頂端鈍或微尖,微波狀或近于全緣,其間灣缺尖狹;花冠上位,闊鐘狀,長約1.8-2.3厘米,直徑1.8-2.5厘米,黃綠色,內面有明顯紫斑,淺裂,裂片正三角形,端尖,全緣;花絲基部微擴大,長約5毫米,花藥長形,長5-6毫米;柱頭有白色刺毛。蒴果下部半球狀,上部短圓錐狀。種子多數,卵形,無翼,細小,棕黃色,光滑無毛;ü7-10月。
黨參為多年生草質藤本。喜氣候溫和、夏季涼爽、空氣濕潤的環境。耐寒,栽培后根部在土壤中能露地越冬。對光照要求較嚴,幼苗喜陰、喜濕潤,所以育苗期忌日曬。成苗后喜陽。黨參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以肥沃的沙壤土為最好。
黨參多產于西藏東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肅東部南部、陜西南部、貴州、寧夏、青海東部、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內蒙古及東北等地區。朝鮮、蒙古和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全國各地有大量栽培。
用藥指南
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萎黃,以及病后產后體虛者宜食;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瀉,肺氣不足,咳嗽氣促,氣虛體弱,易于感冒;氣虛血虧者宜食;慢性腎炎蛋白尿者宜食;慢性貧血,萎黃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佝僂病患者宜食。上述病證,古方用人參者現代常以該品取代。
用法用量:一日15~30克。煎湯,煎膏滋,入粥、飯、菜肴。不宜與藜蘆同用。
1. 黨參生津止渴宜生用,健脾益氣宜炙用。
2. 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癥,可與白術、茯苓、甘草同用,以健脾益氣。
3. 脾虛胎動不安,胎萎滑胎者,可與白術、桑寄生等相佐,以健脾安胎。藥膳選錄
參苓粥:黨參、茯苓、生姜各10克,粳米100克。先將黨參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杉欲}調味食。
源于《圣濟總錄》。本方以黨參、茯苓補脾益胃,生姜溫中健胃、止嘔,粳米益脾養胃。用于脾胃虛弱,少食欲嘔,消瘦乏力。
參棗米飯:黨參10克,大棗10個,糯米150克。先將參、棗洗凈,煎水取汁,另將糯米隔水蒸熟后反扣于碗中,上澆參、棗及其汁液,放入適量白糖。每日可食二次。
源于《醒園錄》。本方以黨參補脾益氣,大棗、糯米與黨參協同奏效。用于脾虛氣弱。
參芪粳米粥:黨參、黃芪各10克,粳米100克。參、芪煎水取汁,下粳米煮成粥。以白糖調味食。
本方取參、芪均能補益脾肺之氣,黃芪又能固表止汗。用于肺、脾氣虛,體倦乏力,短氣自汗,少食便溏。
兩儀膏:黨參、熟地黃各等分。加水煎取濃汁,另加等量白糖再煎至濃稠。每次吃1~2匙,或以溫水沖化飲。
源于《景岳全書》。本方以黨參補氣,熟地黃補血。用于氣血兩虛,體倦乏力,頭暈目眩。
花膠排骨:花膠150克、排骨400克、黃黨( 黨參)50克、杞子兩湯匙、淮山5 片、姜5 片、蔥1棵。
醫用價值
實證、熱證禁服;正虛邪實證,不宜單獨應用。
1.《華本草》:內服:煎湯,6-15克;或熬膏、入丸、散。生津、養血宜生用;補脾益肺宜炙用。
2.《藥典》:煎服,9~30克。
藥用功效
1.用於中氣不足的體虛儲怠,食少便溏等。能補中益氣。常配黃芪、白術等同用。
2.用於肺氣虧虛的咳嗽氣促,語聲低弱等。能補益肺氣?膳湮辄S芪、五味子等同用。
3.用於氣津兩傷的氣短口渴,及氣血雙虧的面色萎黃,頭暈心悸等。有益氣生津和益氣生血之效?煞謩e與麥冬、五味子等生津藥, 或當歸、熟地黃等補血藥同用。
此外,對氣虛外感及正虛邪實之證,亦可隨證配解表藥或攻里藥同用,以挾正祛邪。與紫蘇、生姜等同用,以益氣解表,挾正祛邪,如《局方》參蘇飲。治氣血兩虛,熱結里實證,可與當歸、大黃、芒硝等同用,以攻 補兼施,如《傷寒六書》黃龍湯。
黨參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抗癌、降壓、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還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強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適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潰瘍、貧血、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癥。
黨參所含有效成分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又能增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其所含的鋅可促進生長發育和提高性功能。
西洋參和黨參:二藥均有補氣生津功效。西洋參性寒,善清肺火;黨參甘平,善益脾氣,一清一補,機理各異。
人參和黨參:二藥均味甘,入脾肺二經,補脾益肺,生津養血。人參微溫,性偏剛烈,功宏力強;黨參性平,不溫不燥,作用平和。功效雖同,程度有別。
1、黨參能抑制或殺滅麻風桿菌:黨參、重樓(蚤休)、刺包頭根皮(?木根皮)各等量。將黨參、重樓研成細粉;再將刺包頭根皮加水適量煎煮三次,將三次煎液濃縮成一定量(能浸濕黨參、 重樓細粉)的藥液,加蜂蜜適量,再將重樓、黨參細粉倒入搗勻作丸,每丸15克重;亦可作成膏劑。日服三次,每次一丸,開水送服。(北京中醫學院《新醫療法資料匯編》)
2、黨參治瀉痢與產育氣虛脫肛:黨參(去蘆,米炒)10克,炙耆、白術(凈炒)、肉豆蔻、茯苓 各7.5克,懷山藥(炒)10克,升麻(蜜炙)3克,炙甘草3.5克。加生姜二片煎;蚣又聘 子2.5克。(《不知醫必要》參耆白術湯)
3、能清肺金,補元氣,開聲音,助筋力:黨參500克(軟甜者,切片),南沙參半斤(切片) ,桂圓肉200克。水煎濃汁,滴水成珠,用磁器盛貯。每用一酒杯,空心滾水沖服,沖入煎 藥亦可。(《得配本草》上黨參膏)
4、黨參治小兒口瘡:黨參50克,黃柏25克。共為細末,吹撒患處(《青海省中醫驗方匯編》)
5、中氣不足,內臟下垂:黨參、炙黃芪各15克,白術9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劑。
6、熱病口渴,口干舌燥:黨參與枸杞子(2:1的比例)混合制成參杞沖劑服用,有益氣生津之效。
7、黨參能治原發性低血壓:黨參6克,黃芪6克,五味子、麥冬、肉桂各3克。研粉吞服,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30日。
8、治服寒涼峻劑,以致損傷脾胃,口舌生瘡:黨參(焙)、黃芪(炙)各10克,茯苓5克,甘 草(生)2.5克,白芍3.5克。白水煎,溫服。(《喉科紫珍集》參耆安胃散)
1.黨參片: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米炒黨參:將大米置熱的炒藥鍋內,用中火加熱至冒煙時,投入黨參片拌炒,至黨參呈黃色時取出,篩去米,放涼。(每100kg黨參片,用米20kg)
3.蜜炙黨參: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與黨參片拌勻,悶透,置熱炒藥鍋內,用文火加熱,不斷翻炒至黃棕色,不黏手時取出,放涼。(每100kg黨參片,用煉蜜20kg)。
4.麩炒黨參:黨參500g,麥麩50g。將麥麩置鍋內,加熱至鍋起煙時,放入黨參段,炒至深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即可。
5.凈黨參:將黨參用水潤透,去蘆頭,切成2厘米長的段,曬干。
藥理研究
黨參含甾醇類有: α-菠菜甾醇、豆甾醇、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豆甾醇-β-D-葡萄糖甙、α-菠菜甾酮、豆甾酮等。糖和甙類有:菊糖、果糖、四種含果糖的雜多糖。丁香甙、β-D- 吡喃葡萄糖己醇甙、α-D-呋喃果糖乙醇甙。
生物堿及含氮成分有:膽堿、正丁基脲基甲酸酯、黨參酸、5-羥基-2-羥甲基吡啶、煙堿。揮發性成分有: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十二酸、壬二酸、十四酸、十五酸、十六酸、十八酸、十八碳二烯酸、2,4-壬二烯酸、正十五烷、α-姜黃烯、正十七烷、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廿一烷、正廿二烷、十四酸甲酯、十五酸甲酯、十六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蒎烯、十六酸乙酯、辛酸甲酯。
尚含三萜類及其他成分: 蒲公英萜醇、乙酰蒲公英萜醇、木栓酮;蒼術內酯Ⅱ、Ⅲ;丁香醛、香莢蘭酸、2-呋喃羥酸酯、黨參內酯、5-羥甲基糠醛、5-甲氧基糠醛。
此外, 亦含鐵、鋅、銅、錳等14種無機元素及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等17種氨基酸。
川黨參含揮發油、黃芩素葡萄糖甙、微量生物堿、多糖、菊糖、皂甙。
新疆黨參含黨參堿及黨參次堿。
黨參有抗胃黏膜損傷作用, 該作用與其增強黏膜的細胞保護作用、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有關。黨參正丁醇中性提取物水溶性部分為抗大鼠胃黏膜損傷的有效分離物。有報告認為, 黨參對胃酸、胃蛋白酶等胃黏膜損傷因子的抑制作用,亦是黨參抗潰瘍作用的機制之一。實驗表明:黨參煎劑 10g/kg十二指腸給藥, 6 小時能使幽門結扎大鼠胃液分泌量、總酸排出量、Na+ 排出量減少。黨參的正丁醇提取物對大鼠基礎胃酸分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水醇沉劑20g/kg十二指腸給藥不僅可顯著抑制大鼠基礎胃酸分泌, 還使由毛果蕓香堿、組胺和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分泌活動、胃液分泌量、總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性均顯著下降。并能明顯抑制應激大鼠胃組織中組胺含量降低和5-羥色胺的增加。黨參多糖500mg/kg 給大鼠灌胃可顯著降低胃液、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 但250mg/kg則僅能抑制胃酸分泌。
黨參對胃腸運動亦有一定的作用。黨參水煎醇浸劑濃度在0.02~0.16g/ml時,對乙酰膽堿激動劑有拮抗作用, 且呈明顯的量效關系。但是黨參制劑在低濃度時對組胺、氯化鋇無明顯影響。有報告認為, 不同濃度的黨參能使離體豚鼠回腸有抑制或興奮兩種作用, 可使回腸張力升高,或先降后升。其收縮幅度變大、頻率變慢, 并能持續較長時間, 且呈量效關系。對乙酰膽堿、5-羥色胺、氯化鋇亦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尚有報告指出, 不同部分黨參的藥理作用亦有差異,黨參的Ⅲ提取物(皂甙)除了對乙酰膽堿外, 對其他激動劑如5-羥色胺、組胺、氯化鋇均有明顯的對抗作用。黨參的Ⅴ提取物則除5-羥色胺外, 對其他激動劑均有明顯的對抗作用。有人認為這一結果可能是黨參的皂甙成分對腸道運動調節作用所致。黨參制劑靜脈注射對正常大鼠及用新斯的明增強了的胃蠕動均有抑制作用, 表現為蠕動波幅度降低、頻率減慢,在給藥量為3~12g時, 其作用呈量效關系。
文縣紋黨是一種名貴的滋補藥材,它的化學成分含有生物堿、蔗糖、菊糖、葡萄糖、淀粉、黏液質及微量元素、維生素Bl、B2等。蘭州醫學院中草藥化學教研室化驗紋黨含有21種微量元素,其中12種為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特別是硒的含量較高,硒能抑制癌發病率。紋黨中含有很多糖,經藥理證實,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低毒免疫促進劑,對腫瘤、心血管疾病及放射病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據藥典《本草正義》記載,紋黨性能與人參相去不遠,是黨參中的上品,“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燥之弊”。因此,紋黨除有補中益氣、健脾強身作用外,還對脾胃虛弱、血氣虧損、體倦無力、貧血、白血病,婦女血崩、產后諸病有顯著的療效。
1.《得配本草》:氣滯、怒火盛者禁用。
2.《藥籠小品》:中滿有火者忌之。
3.《華本草》:實證、熱證禁服,正虛邪實證,不宜單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