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08o8"></menu>
  • <menu id="808o8"><strong id="808o8"></strong></menu>
    <menu id="808o8"><tt id="808o8"></tt></menu><center id="808o8"></center>
  • <xmp id="808o8">
    中藥一號網 >>所屬分類 >> 根莖類中藥材    活血化瘀中藥   

    當歸

    編輯詞條

      當歸,別名干歸、秦哪、西當歸、岷當歸、金當歸、當歸身、涵歸尾、當歸曲、土當歸,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于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痛證;腸燥便秘;久咳氣喘。主要分布在甘肅、云南、四川、青海、陜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各地均有種植。當歸也可用于鹵制品配料中,其主要特點是去腥增香,增加肉制品和藥香味,也可食用。

    當歸當歸


     

    目錄

    當歸的功效編輯本段回目錄

      【炮制】 當歸:揀去雜質,洗凈,悶潤,稍晾至內外濕度適宜時,切片曬干。酒當歸:取當歸片,用黃酒噴淋均勻,稍悶,置鍋內用微火炒,取出,放涼。(每當歸片100斤,用黃酒10斤)

      《雷公炮炙論》:"凡使當歸,先去塵并頭尖硬處一分已來,酒浸一宿。"

      【性味】 甘辛,溫。

      1.《本經》:"味甘,溫。"

      2.《吳普本草》:"神農、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岐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溫。"

      3.《別錄》:"辛,大溫,無毒。"

      4.《本草述》:"味苦,溫,無毒。"

      【歸經】 入心、肝、脾經。

      1.《湯液本草》:"入手少陰、足太陰、厥陰經。"

      2.《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肝、肺三經。"

      【功能】 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主治】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1.《本經》:"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

      2.《別錄》:"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痙、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藏,生肌肉。"

      3.《藥性論》:"止嘔逆、虛勞寒熱,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腸胃冷,補諸不足,止痢腹痛。單煮飲汁,治溫瘧,主女人瀝血腰痛,療齒疼痛不可忍;既颂摾浼佣弥。"

      4.《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百癖。"

      5.《珍珠囊》:"頭破血。身行血,尾止血。(《湯液本草》引作’頭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6.李杲:"當歸梢,主百癖,破惡血,并產后惡血上沖,去諸瘡瘍腫結,治金瘡惡血,溫中潤燥止痛。"

      7.王好古:"主痿芴嗜臥,足下熱而痛。沖脈為病,氣逆里急;帶脈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8.《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并熱痢括疼滯住腸胃內。"

      9.《綱目》:"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皮膚。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

      10.《本草再新》:"治渾身腫脹,血脈不和,陰分不足,安生胎,墮死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當歸的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1.調益榮衛,滋養氣血。治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發歇疼痛,妊娠宿冷,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后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當歸(去蘆,酒浸,炒)、川芎、白芍藥、熟干地黃(酒灑蒸)各等分。共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熱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湯)

      2.治室女月水不通:當歸(切,焙)一兩,干漆(炒煙出)、芎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圣濟總錄》當歸丸)

      3.治月經逆行從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止之,次用當歸尾、紅花各三錢,水一種半,煎八分,溫服。(《簡便單方》)

    當歸當歸



      4.治血崩:當歸一兩,龍骨二兩(炒赤),香附子三錢(炒),棕毛灰五錢。上為末,米飲調三四錢,空心服。(《儒門事親》當歸散)

      5.治血瘕痛脹,脈滯澀者:當歸三兩,桂心兩半,白芍兩半(酒炒),蒲黃二兩(炒),血竭三兩,延胡兩半。為散,酒煎三錢,去渣溫服。(《醫略六書》當歸蒲延散)

      6.治婦人帶下五色,腹痛,羸瘦,食少:當歸一兩(銼,微炒),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稠),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白術三分,胡椒半兩,訶黎勒皮三分,檳榔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蓽茇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圣惠方》當歸丸)

      7.治婦人懷娠,腹中?痛: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術四兩,澤瀉半斤,芎?半斤(’半斤’一作’三兩’)。上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匱要賂》當歸芍藥散)

      8.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三味末之,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金匱要略》當歸苦參丸)

      9.治妊娠胎動不安,腰腹疼痛:當歸半兩(銼),蔥白一分(細切)。上二味,先以水三蠱,煎至二盞,入好酒一盞,更煎數沸,去滓,分作三服。(《圣濟總錄》安胎飲)

      10.治產后敗血不散,結聚成塊(俗呼兒枕),疼痛發歇不可忍:當歸一兩(銼,微炒),鬼箭羽一兩,紅藍花一兩。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當歸散)

      11.治??、或顫振,或產后不省人事,口吐痰涎:當歸、荊芥穗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少許,煎至七分,灌下咽,即有生理。(《婦人良方》交加散)

      12.治產后腹中?痛,并腹中寒疝虛勞不足:當歸三兩,生姜五兩,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金匱要略》當歸生姜羊肉湯)

      13.治大便不通:當歸、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湯下。(《圣濟總錄》)

      14.治肌熱燥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黃耆一兩,當歸(酒洗)二錢。上藥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食前。(《內外傷辨》當歸補血湯)

      15.治白虎風,疼痛不止:當歸一兩,桂心一兩,地龍一兩(微炒),白僵蠶一兩(微妙),威靈仙一兩,漏蘆一兩,芎?一兩,白芷一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圣惠方》當歸散)

      16.治血痢里急后重,腸中疼痛:當歸三分(銼,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龍骨二兩.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粥飲調下,不拘時候,日二。(《圣濟總錄》當歸散)

      17.治盜汗: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藤、黃芩、黃連各等分,黃芪加一倍。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蘭室秘藏》當歸六黃湯)

      18.治諸瘡腫,已破未破,?腫甚:當歸、黃耆、栝蔞,木香、黃連各等分,為粗末,煎一兩。(《素問病機保命集》當歸散)

      19.治附骨癰及一切惡瘡:當歸半兩,甘草一兩,山梔子十二枚,木鱉子一枚(去皮)。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冷酒調服。(《奇效良方》當歸散)

      20.治湯潑火燒瘡,疼痛甚者:白蠟一兩,麻油四兩,當歸一兩半(生銼)。先將油煎當歸令焦黑,濾去滓,次入蠟,候消,相次急攪之,放冷入磁盒中收,以故帛子涂貼。(《圣惠方》神效白膏)

    現代研究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理作用

      1、當歸抗缺氧作用;

      2、當歸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3、當歸護膚美容作用;

      4、當歸補血活血作用;

      5、當歸抑菌、抗動脈硬化作用。

           6、當歸主要以輔療形式添加到粥,湯中。

      7、當歸一般生用,為加強活血則酒炒用,就是說這個時候,要把當歸和酒一塊兒使用,一塊兒選擇在一起。又通常補血宜當歸身,破血宜當歸尾,要是自己流血的話,就選擇使用當歸的尾巴的部分吧,這個是有很好的止血的功效的,止血宜當歸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補血活血)用全當歸。

      8、當歸心肝血虛而見面色萎黃、唇爪無華、就是看上去一點的血色也木有,沒有什么好的地方,頭暈目眩、心悸肢麻者,要是經常會頭暈的人的話,可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
    ,則補血之力更強。

      9、月經不調,屬肝郁氣滯,經來先后無定期者,月經不好的,沒有什么準兒的話,可與柴胡、白芍、白術等同用。

      10、年老體弱、產后以及久病血虛腸燥便秘者,可與火麻仁、枳殼、生地等配伍。

    臨床應用

      、僦委熂∪、關節疼痛及神經痛

      采用當歸液穴位注射,治療腰肌勞損、肌肉風濕、四肢關節捩傷、關節炎,及各種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脅間神經痛、枕神經痛等),有較好效果。據1000例各種原因引起的肌肉、關節、神經、血管組織病癥的治療結果,有效率達89.1%,其中治愈者381例,好轉510例。又據50例枕神經痛的觀察,經1~15次治療后,33例獲愈,其余亦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絕大部分病例于首次注射后1~3分鐘即基本止痛或明顯減輕,止痛效果可維持2~8小時,再注射時仍有效。實踐證明,當歸穴位注射,不僅止痛效果顯著,而且具有松弛肌肉,降低軟組織的炎癥性反應,及改善末梢神經和血管功能等作用。用法:用5~10%當歸液循經取穴或痛點、敏感點,或腱鞘內注射。每次選擇1~4點,每點注入1~5毫升。針刺入肌層,出現酸、脹針感,回抽無血后,推入藥液。一般無副作用,但于腱鞘內注射時,則在注射后數小時出現局部腫脹,疼痛劇烈,影響功能活動,無需特殊處理,在1~3日內即可消退,并顯出治療效果。凡因結核、腫瘤引起的腰背痛或四肢關節痛,局部外傷,化膿性病灶以及皮膚病患者,急性損傷局部瘀血、腫脹嚴重者皆不宜用。孕婦慎用。

     、谥委熉詺夤苎

      以5%當歸液注入膻中、肺俞、定喘、孔最等穴。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針刺入(深約1.5厘米左右)后,用搖動針管及輕度提插的手法,使針下產生酸脹感覺,然后緩緩注入藥液。治療50歲以上的患者93例,結果痊愈5例,顯著好轉26例,好轉5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9.3%。

     、壑委熉耘枨谎

      用當歸組織液行穴位注射。治療5例,經1~2療程,患者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或消失,腹痛減輕,月經正常,均在治療后6個月內再次受孕。取穴及用法:穴位分兩組,第一組維胞(雙)、三陰交(左)、足三里(右);第二組關元透中極、三陰交(右)、足三里(左)。兩組穴位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周2次,每次一組。每穴注射藥液2~6毫升,6~10次為一療程。注藥前先捻轉針頭,使其"得氣",再注入藥液。月經期停止治療。注射后局部酸脹感向下放射。有3例于注藥后自覺心跳、發冷,持續5分鐘即自行消失,不需處理。

     、苤委熢陆洸

      將當歸20克,紅花10克分別浸于50%酒精50毫升中,48小時后過濾,混勻,加酒精至100毫升。每日3次飯后服,每次3毫升,經期停服。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發育不全等病54例,服藥60~600毫升不等,除7例無進步外,其余均有效果。復查的11例痛經患者中有7例妊娠;16例子宮發育不全患者中有8例妊娠(大多與性激素合并治療);月經異常的26例中有6例妊娠。

     、葜委煾哐獕翰

      用20%復方當歸注射液(當歸、紅花、川芎等量)2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毫升內,或75%復方當歸注射液1毫升加10%葡萄糖液3毫升,于兩側曲池及足三里交替注射,每穴2毫升,10次為一療程。一般用4個療程。第一療程每日1次,第二療程隔日1次,第三療程每周2次,第四療程隔日1次。注射時采用5號針頭,刺入穴位后,待患者有酸麻脹感時,再緩緩注入藥液。初步觀察7例,用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壓下降,其中收縮壓下降16~56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2~30毫米汞柱;頭暈、耳鳴、眼花、失眠等癥狀也有改善或消失,個別病例還顯示出心率減慢的作用。

     、拗委煄畎捳

      將當歸研粉,依年齡大小每服0.5或1克,4~6小時1次。治療兒童帶狀皰疹54例,服藥后1天止痛的22例;2天止痛的32例。帶狀皰疹一般在服藥后第3天有部分枯萎,未再發生新疹,第4天結痂。又有用0.5克當歸浸膏片內服,每次2~4片,4小時1次,治療成人患者23例,亦取得相似效果。

     、咧委煴茄

      用5%當歸液于迎香(雙)、印堂穴行穴位注射,每穴0.3~0.5毫升。每天1次,5天1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即可見效,通常作2個療程。藥液注入后,局部有輕度疼痛及酸麻感,無其它不良反應。治療慢性單純性、肥厚性、過敏性鼻炎和副鼻竇炎等共120例,治愈73例(60.8%),有效45例(37.5%),無效2例(1.7%)。實踐證明,當歸液穴位注射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抗過敏、止血及調節鼻腔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對消除鼻因性頭痛有特效。病程越短,療效越好。

    化學成分

      1.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有:亞丁基苯酞(Butylidenephthalide)、鄰羧基苯正戌酮(n-Valerophenone-o-carboxylicacid)及△2,4-二氫酞酐(△2,4-dihydrophthalicanhydride)。揮發油成分復雜,單是低沸點部分就有10多種,其中有多種烴類,包括3種萜烯。

      2.含多量蔗糖(40%)、維生素B12(0.25-40微克/100克)、維生素A類物質(以維生素A計,含率為0.0675%)。

      3.和油酸、亞油酸;不皂化成分中有谷甾醇。

      4.全草有芳香,可知各部分都含揮發油,而果實含量特多。

      5.東當歸及北海當歸Angelicaacutilobavar.Sugiyamahikino的根含揮發油約0.2%,其中苯酞(Phthalide)方面,有東當歸酞內酯(Ligustilide)、亞丁基苯酞及蛇床酞內酯(Cnidilide)、異蛇床酞內酯(Isocnidilide)。此外,還含倍半萜烯類、對-聚傘花素(p-Cymene)、蔗糖、維生素B12、煙酸等。前者還含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及瑟丹酸內酯(Sedanolide)。兩種當歸的根及果實的揮發油中還含丁醇(Butylalcohol)及乙酸。近年來尚分離出藁本內酯,阿魏酸,丁二酸,尿嘧啶,腺嘌呤,多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金屬元素,如鈣,銅,鋅,鐵,鉀等。

      6.藥材學:根含揮發油約0.3%,油中主含具特殊香氣的正丁烯夫內酯(n-butylidenephthalide)另含鄰羧基苯正戊酮(n-vakerophenone-o-carboxylicacid)、△2,4-二氫鄰苯二甲酸酐(△2,4-dihydrophthalicanhydride)和幾種倍半萜烯類化合物。

      7.有報道當歸揮發油主含藁本內酯(ligustilide),占45%,其次正丁烯夫內酯。

      8.根尚含維生素B12、蔗糖、脂肪酸、亞葉酸(folinicacid)或檸膠因子(ciTCMLIBovorumfactor)、菸酸及生物素(biotin)等類似物質。

      9.根的水溶性部分含阿魏酸(ferulicacid)、丁二酸(succinicacid)、菸酸(nicotinicacid)、尿嘧啶(uracil)、腺嘌呤(adenine)、東莨菪素(scopoletin)、傘形酮(umbelliferone)、香莢蘭酸(vanillicacid)及膽堿(choline),醚溶性部分含鐮葉芹醇(falcarinol)、鐮葉芹酮(falcarinolone)、鐮葉芹二醇(falcarindiol)。

    當歸的副作用及禁忌編輯本段回目錄

      1當歸的臨床功效與作用:用治中風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產后風癱。

      2.用量過大口服常規用量的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停藥后可消失。當歸揮發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現發熱、頭痛、口干、惡心等反應,可自行緩解。大劑量給藥,可使實驗動物血壓下降,劑量再加大則血壓驟降,呼吸停止。當歸乙醚提出物毒性較強,少量即可造成實驗動物死亡。臨床使用當歸不可過量,服藥后也應注意有無不良反應。

      3.過敏反應有報道復方當歸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過敏性休克。

      4.用藥不當當歸辛香走竄,月經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腹瀉等癥狀。

      5.熱盛出血患者禁服,濕盛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當歸的食用方法編輯本段回目錄

      食譜:當歸補血湯

    原料:紅蟹2只(約750克),當歸10克,黃芪50克,枸杞子50克,杜仲50克,黑棗100克,米酒250克,清水適量。
      做法
      1.紅蟹洗凈、起殼、去鰓,切塊備用。
      2.將切好的紅蟹放入鍋內,加入當歸、黃芪、枸杞子、杜仲、黑棗及適量清水,再加入米酒,用文火燜煮約1小時即可。功效:黃芪、當歸補氣生血;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黑棗與紅棗成分、功效類同,但黑棗補血的效果更佳。幾者合用共奏益氣養血之功效。
      應用:適用于氣血不足之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等癥。
      食譜:土雞湯
      原料:土雞、當歸、花生仁、紅棗、黑木耳、姜片。

    當歸土雞湯

    做法:
      1、土雞切塊,清水洗凈備用。
      2、鍋內加水燒開,倒入雞塊焯掉血水撈起。
      3、將焯好水的雞塊放入高壓鍋,加水(水沒雞肉約1公分的量),加入姜片,當歸,花生仁,黑木耳一起燉。
      4、高壓鍋氣閥響約40分鐘即可關火,食用時加入鹽、胡椒、雞精調味即可。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

      乳鴿湯

    原料:鴿子一只。
      調料:
      姜片、大蔥段、料酒、紅棗、枸杞少許、小人參少許、當歸頭、制首烏、桑葚、茯苓、蓮米、靈芝。
      做法:
      1、鴿子洗凈,放入滾水里面,加點料酒,去血,撈出,洗凈。
      2、放入姜片,蔥段,枸杞,紅棗小火燉2小時。
      3、用筷子刺幾下,比較容易熟爛。不需要鴿子是完整形狀的提前切開更好!
      4、小火燉20分鐘,最后再放入枸杞,先放營養容易丟失。最后放調料:鹽,雞精調味即可。

      歸芪防風瘦肉湯

    材料:豬瘦肉150克,黃芪、生姜各20克,當歸、防風各10克,大棗4顆,鹽適量。

    歸芪防風瘦肉湯
      做法:
      1、當歸、防風、黃芪洗凈;大棗洗凈,去核;生姜洗凈,拍爛。
      2、豬瘦肉洗凈,切塊。
      3、以上材料放進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時三十分,下鹽調味即成。

      牛筋湯

    材料:牛筋100克,當歸50克,姜、蔥、鹽各適量。
      做法:
      1、當歸、姜、蔥洗凈,姜切片,蔥切段。
      2、牛筋洗凈。
      3、當歸、牛筋、姜片、蔥段放進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桂圓菊花羊蹄湯

    材料:羊蹄750克、枸杞子15克、桂圓肉10克,當歸5克,陳皮3克,白菊花5克。
     

       當歸桂圓菊花羊蹄湯

    調料:料酒、姜片、鹽各適量。
      做法:
      1、羊蹄處理干凈,切塊,焯后撈出;枸杞子、桂圓肉、當歸、陳皮、白菊花分別洗凈。
      2、碗中放入羊蹄、枸杞子、桂圓肉、當歸、陳皮、料酒、姜片,加適量水,蓋上蓋,放入沸水鍋中,隔水燉2小時,至羊蹄熟爛。
      3、打開蓋,去掉姜片、陳皮,放入白菊花、鹽,煲5分鐘即可。
      如果羊蹄用熱油炸過后再煲湯,可以使用油脂減少,口感更加爽滑。

      粥
      1、將當歸洗凈后放入沙鍋內,用溫水約600毫升浸泡10分鐘,在火上煎熬兩次,每次煮沸后再慢煎20至30分鐘,共收汁150毫升。
      2、紅棗浸泡洗凈。
      3、粳米淘洗干凈。
      4、將粳米、紅棗、白糖同入鍋中,加入藥汁,加水適量煮粥。

      生姜當歸羊肉粥

    【原料】生姜20克,當歸15克,羊肉100克,粳米250克。
      【調料】紹酒2小匙,精鹽1/2小匙,味精1/3小匙,雞油1大匙,蔥10克,胡椒粉3/5小匙。

    當歸圖片編輯本段回目錄

        
      
    當歸圖片1當歸圖片1
    當歸圖片3當歸圖片2
      
      
    當歸圖片3當歸圖片3
      

    當歸圖片4當歸圖片4

    附件列表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詞條

    上一篇南沙參 下一篇茯苓

    聲明:中藥一號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體治療及選購請咨詢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中藥一號網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詞條信息

    admin
    admin
    超級管理員
    最近編輯者 發短消息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