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別名:赤膠、紫膠、紫梗、棒狀蟲膠、膠質紫草茸,為膠蚧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樹脂狀膠質。待成蟲成熟后采膠。一般在7~8月間進行,將采回的膠放在干燥、陰涼通風的地方,鋪成厚度不超過15~20厘米的一層,并在最初幾天內每日翻動一次,以后可以2~3天一次,直至干燥而不結塊為止。呈半圓柱狀,長短寬狹不一,長3~10厘米,寬1~1.5厘米。紫褐色或紫紅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皺紋及小蟲眼孔隙,附著于樹枝處呈凹溝狀,邊緣鈍圓。質硬而脆,可折斷。斷面有平行排列的長圓形或圓形蟲窩,內有長卵形或圓形蟲尸,褐色或暗紅色。氣微臭,味淡。遇熱則軟化而粘,以塊大、色紫、質堅者為佳。
【炮制】 揀去雜質,除去殘留木枝,篩去灰屑。
【性味】 苦,寒。
、佟短票静荨罚"味甘咸,平,有小毒。"
、凇度杖A子本草》:"無毒。"
、邸吨兴幹尽罚"苦,寒。"
【功能】 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治麻疹、斑疹不易透發,產后血暈,帶下,瘡疥腫毒。
、佟短票静荨罚"主五臟邪氣,帶下,心痛,破積血,金瘡生肉。"
、凇逗K幈静荨罚"治濕癢瘡疥,宜入膏用。"
、邸吨兴幹尽罚"治斑疹不透,麻疹不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2錢;或研末。外用:研末撒。
紫草茸的作用:
1.治產后血運,狂言失志:紫礦一兩。為末,酒服二錢匕。(《徐氏家傳方》)
2.治血崩:紫礦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調下,食前。(《楊氏家藏方》紫礦散。)
棒狀蟲膠含樹脂70%-80%,蠟6%-7%,色素4%-8%。蟲膠樹脂可分硬、軟兩種,硬樹脂占70%,其中純蟲膠樹脂占10%。由于蟲膠樹脂易聚合,故每分子蟲膠樹脂主要由4分子匝烯酸,即由3他子紫草茸醇酸(jalaric acid)或表蟲膠酸(epishellolic acid)和1分子紫草茸酸(laccjialaric acid)或表紫草茸蟲膠酸(epilaqccishellolic acid)和4分子油桐酸(aleuritic acid)所組成的多酯,也有含3分子或5分子萜烯酸的。軟樹脂他離得四種純的萜烯酸,即紫草茸酸酯(laccijalaric ester),紫草茸醇酸酯(jalaric ester)Ⅰ,紫草茸酸酯Ⅱ和紫草茸醇酸酯Ⅱ。后兩者為供生產硬樹脂的原料。色素主要含蟲膠紅酸(laccaic acid)A1、A2(熔點>300°)、B、C、D及蟲膠紅素(erythrolaccin)。蠟為二十五醇、三十二醇與二十酸、三十二酸所組成的酯。
孕婦慎服。